專家:中國防控金融危機握有四大撒手锏
2014-05-09 0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防控手段多政策足 及早防控可化險為夷,中國在這方面有足夠的手段和相當大的政策空間。余永定指出,中國財政狀況相對穩健,外匯儲備規模龐大,經濟增長率較高,并且可對主要銀行實行有效控制。這是中國手中的四大撒手锏。總之,除非自己犯下不應該犯的根本性錯誤,中國在近期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大。 管理者對每個風險都有足夠的彈藥來應對。徐洪才分析,解決產能過剩可三管齊下,一是大江大河治理、新區域經濟一體化戰略布局、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都將產生新的投資需求,會消化一部分過剩產能;二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到海外投資,可轉移一部分過剩產能;三是通過引入市場機制,淘汰一部分過剩產能。 對于影子銀行,徐洪才建議,要區別對待信托產品違約問題。有些可適當釋放,讓它們違約,不能總由政府托底;另外一些需要疏導,加強監管,不能一棍子打死,因為它們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是多層次金融體系的一部分。 “通過金融和政策創新,發行長期債券置換短期債務等辦法,可化解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徐洪才認為,對于資本外逃風險也不用擔心。他表示,中國有雄厚的外匯儲備,短期外債占外儲比例很小,中國經濟未來保持中高速發展可以預期,對國際資本會保持長期吸引力。短期人民幣貶值是好事,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和企業的出口。去年人民幣升值太多了,未來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 房地產價格大規模下跌也不太可能。徐洪才認為,現在三、四線城市房價出現價格雙向波動,這是正常現象,過去只漲不跌是不正常的。未來二三十年農村城鎮化發展對房地產有持續的需求,所以房價爆跌不大可能。 |
相關閱讀:
- [ 05-08]建行“媽祖”金融產品受追捧
- [ 05-08]兩岸三地金融合作面臨新機遇
- [ 05-07]清流縣人大專題調研金融服務工業經濟發展情況
- [ 05-06]中非金融合作升級,打造全球增長“新一極”
- [ 05-06]國開行加快組建 住宅金融事業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