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上市公司2013年年報披露的結束,2013年利潤最多的公司也呈現出來。通過對利潤前100家上市公司的分析,小編整理了6個目前國內最賺錢的行業。 在畢業季即將到來的時候,希望對正在糾結自己前途的應屆畢業生以及想要重新開始的職場人提供一些參考。 一、銀行業 在去年凈利潤最高的前十大公司中,銀行占據了其中7席。中國工商銀行更是以2626.49億元的凈利潤穩居中國最賺錢的上市公司。建行、農行以及中行分列二、三、四位。雖然2013年“寶寶”橫空出世,金融行業也發生了幾次"錢荒",但該行業的盈利水平并未出現"縮水"現象,仍遙遙領先于其他行業。 據人才報告顯示,中國內地銀行與金融服務行業的員工在更換工作時,52%的人是因為更豐厚的薪酬。對于金融行業的員工而言,他們基本以錢為工作的導向,盡管壓力會相比別的行業大,但能在短時間內掙到更多的錢,這就是他們工作的動力。 二、能源 在2013年凈利潤最高的前十大公司中,除了7家銀行,另外3席均被能源行業收入囊中,他們分別是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神華(煤炭生產與銷售)。在已發2013年報的1556家上市公司中,中石油、中石化這“兩桶油”在獲得高額政府補貼的同時,一直保持著高利潤。數據顯示,中石油和中石化凈利潤分別為1296億元和672億元。 但“兩桶油”在薪酬方面是否如公司財報上的利潤一樣蒸蒸日上?隨著反腐工作的不斷深入,能源行業成重災區,原中石油集團董事長,原中石油副總裁等高管相繼落馬,也可看出能源行業中的“油水”豐厚。有統計顯示,中國石油天然氣管理人員的平均年收入約為72.6萬元,可謂“錢”途遠大。 三、金融保險業 據統計,2013年金融業員工平均薪酬為23.4萬元。其中,信托行業以59.8萬元的平均薪酬成為金融領域里最賺錢的行業,證券業平均薪酬僅是信托業的一半,為27.4萬元,保險業以13.8萬元墊底。41家金融類上市公司員工薪酬多數比2012年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券商薪酬漲幅突出,包攬前五名。 從2013年人均數據來看,保險行業的薪酬在機構當中雖然不理想,四大險企分列倒數四名,但是保險業高管薪酬卻一馬當先,是員工薪酬的20幾倍,呈現高管和員工薪酬待遇天壤之別的現象。由此可見,保險公司在挖掘人才時不惜重金,卻不舍得為普通員工謀取福利。 四、汽車業 在2013年財報數據顯示,位居前30名的上市公司中,上汽集團和長城汽車赫然在列。 上汽集團是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據上汽集團2013年年報披露,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5658.07億元,同比增長17.64%,凈利潤248.04億元,同比增長19.53%。以2012年上海市公布的社會年平均工資56300元為準,上汽集團員工的年收入超出此標準39倍之多,毫無疑問成為最富有員工。 長城汽車截止去年年底總資產達到526.05億元。據長城汽車2013年年報披露,2013年長城汽車的凈利潤同比增長43.9%至82.32億元,僅低于上汽集團。數據顯示,長城汽車總經理王鳳英的薪酬2013年達到了283.7萬元,在23家汽車上市企業中,排名第三位。從漲工資的水平看,王鳳英薪金漲幅很快,因為在2010年她的薪酬只有40萬元。 五、房地產 2013年財報數據顯示,位居前30名的上市公司中,房地產公司不出意外占得多席。其中規模最大、業績最好的當屬萬科集團和保利集團。 2013年萬科實現營業收入1354.2億元,同比增長31.3%,凈利潤達151.2億元,同比增長20.5%。萬科2013年共22名高管,平均每名高管薪酬超過500萬元。不過,萬科前三名高管報酬總額為3221萬元,其中,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賺得1590萬元居首,同時王石也暫居A股房企高管薪酬排行榜的首位。 保利公司發布2013年報,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923.56億元,同比增長34.03%,凈利潤達107.47億元,同比增長27.36%。 六、白酒行業 在2013年財報數據顯示,受宏觀經濟環境以及國家限制“三公消費”等因素的影響,白酒行業去年凈利潤的同比增幅與此前兩年相比明顯放緩。但白酒行業仍是“瘦死駱駝比馬大”。 貴州茅臺公司2013年收入、歸屬凈利潤分別為309.2、151.4億元,同比增長16.9%、13.7%。五糧液2013年實現凈利潤79.73億元,下降19.75%。 |
相關閱讀:
- [ 05-07]畢業季VS就業季 是否放低身段就賺錢?
- [ 05-07]莆田一男子逼迫老婆賣淫賺錢 妻子無奈報警求助
- [ 05-07]自去年3月以來 “歲月”號為賺錢超載139次
- [ 05-07]種糧到底賺不賺錢?比較效益上不來影響積極性
- [ 05-06]最近做什么生意賺錢 華大陽光太陽能致富選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