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日上午10時許,江蘇靖江的長江水源出現水質異常,全市暫停供水7個小時,當地政府迅速公布消息并開啟備用水源緩解了一場水危機,事件原因的調查仍在進行。
近期以來,城市水危機事件接連發生,群眾對飲用水安全的焦慮在加劇。如何保障人們的飲水安全,防范危機的發生是對地方政府的巨大考驗。
水質異常消息引發市民搶水
9日11時37分,江蘇靖江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通過靖江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靖江發布”向市民發布公告稱:“因長江水源出現水質異常,全市暫停供水。市有關部門已啟動應急預案,正在積極處置。”這一消息迅速在微博微信上傳播,并引來各大媒體的轉載。
消息發布時,住在靖江自來水公司附近的王先生正在南通與朋友吃午飯,從微信朋友圈得知水質異常導致家中停水的消息,他從南通買了兩箱礦泉水就往家里趕。到家發現家中已經停水,去超市買水時發現貨架上空空的。
王先生下午來到自來水廠邊上想探尋究竟,但是發現廠門外已經擠滿了像他一樣想了解情況的市民。自來水公司就在江邊,他們不時還能聞到些許異味。
城南三江新村小陳副食品商店的陳阿姨目睹了上午搶水的一幕。她說,上午十一二點時一下子來了很多人買水,十幾箱礦泉水不到20分鐘就賣完了。“有人還是開著車子來的,看見水就往車上搬。”
下午13時25分靖江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再次發布微博稱:“今天上午10時左右,市自來水公司發現長江水有異味,本著對市民負責的態度,第一時間關閉取水口,暫停供水。同時我市迅速啟動應急處置預案。經環保部門檢測,市牧城生態園備用水源水質合格,可以啟用。預計下午17時之前,將全面恢復生活供水,請廣大市民放心。”
政府恢復供水的承諾引來部分網友點贊,但是水質異常原因不明還是引發了種種猜測。有網帖稱水質異常原因為長江水域有船翻沉。下午15時許,靖江市公安局辟謠稱,網上流傳照片是舊聞,公安局未接報長江水域有翻船事故警情。
下午16時40分左右,靖江市區啟用牧場生態公園的備用水源,開始逐步恢復供水。靖江公安局副政委宋永東介紹說,靖江按照對市民的承諾在17時前恢復供水,但是備用水源只能供水一周。
下午17時記者在城南的三江新村看到,這里的平房中居民已經能從水龍頭取水,但是市民們表示因為怕水質不穩定暫時不敢飲用,只能暫時用于清潔。因為水壓恢復需要時間,部分郊區和高層住宅用水仍未恢復。
危機及時處置但原因尚未查明
據靖江市委宣傳部相關人士介紹,9日上午10時許,靖江市自來水公司發現長江取水有異味后,第一時間關閉了取水口,并暫停向市區供水。該市有關部門迅速啟動應急處置預案,對事件進行處置。
記者在市區采訪看到,飲用水搶光的多是街邊小賣部,超市的飲用水供應基本充足。超市員工表示,不少超市貨架被搶空是因為來不及上貨的緣故,庫房里還有大量的飲用水儲備。
至下午17時,市區開始緩慢恢復供水,記者看到涌向街頭搶水的人已經比較少見,更多的人守在家里等著來水。
盡管當地政府的及時處置緩解了搶水危機,但是水質異常的原因仍然沒有公布。盡管當地有關部門表示,事發后已經第一時間組織環保部門對異常水體進行取樣檢測,但自來水受到何物污染?污染源又在哪里?至今尚無調查結果。
水質異常原因未明讓老百姓難以安心,記者在采訪中便有市民表示了擔憂——如果不能查明原因,下一次水質異常又該怎么辦,是不是還要繼續上街搶水?
水危機頻發凸顯水源地建設隱患
4月10日,蘭州飲用水源發現苯含量超標,引發了持續多日的水危機;4月23日,漢江武漢段氨氮超標,武漢三個自來水廠因水質問題臨時停產,導致市民搶購飲用水;到今天靖江不明原因水質異常引發搶水行動。短期內接連爆發的水危機正暴露水源地建設的隱患,加劇人們對飲用水安全的焦慮。
據了解,目前江蘇省直接和間接取長江飲用水量占全省水源地取水總量的80%以上。但是近年來長江水質持續惡化,來自江蘇省人大執法檢查的相關結果顯示,2004年,長江江蘇段干流水質基本穩定在二類水質以上的標準,至2012年,由于上游客水水質下降和沿江排污量的增加,江蘇省部分干流水質已降為三類標準。沿江地區水功能區達標率平均僅為56%,大部分水域為三至四類,甚至有劣五類水體。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朱光燦說,水體污染、水質下降的加劇對水源地的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靖江水危機之所以能較快緩解,與備用水源地的及時啟用密不可分。
根據江蘇省政府要求,到2013年,全省飲用水源地水質必須達國家標準,供水保證率達97%以上;備用水源地最少須滿足7天以上的居民生活用水需求;所有飲用水源地應劃分一、二級保護區和準保護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環保專家表示,盡管從中央到地方都對飲用水源建設做出了明確要求,但是一些縣市在貫徹落實中存在諸多問題。采訪中,專家們表示了這樣的擔憂——有備用水源仍難言水安全,許多地方根本沒有備用水源,一旦發生水危機該怎么辦?(參與采寫記者:蔡玉高楊洋 鄭思遠 楊紹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