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官員談反恐透明度:不學美國秘密審判等手法
2014-05-10 08:16? 黃文帝 青木 邱永崢 谷棣 丁廷立 柳玉鵬 王樂?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新疆媒體9日報道的“中國公開判處5名分裂分子”的消息引發國際關注。新疆喀什地市兩級人民法院近日聯合舉行宣判大會,判處威脅國家安全的5名分裂分子有期徒刑7年至15年。司法機關的公開宣判以及媒體的迅速反應,在外界看來,表明中國政府對恐怖主義采取高調打擊的戰略,可能在改變以前低調行事的方式。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等國際通訊社和諸多媒體對中國近來的反恐演練也突出報道。“中國不愿讓悲劇重演,中國的反恐斗爭升級!”對中國各地近來采取的反恐舉措,德國《世界報》得出這樣的結論。 俄塔社9日援引新疆當地媒體的報道稱,新疆喀什地市兩級人民法院近日聯合舉行宣判大會,以分裂國家和危害國家安全罪依法判決屯某、斯某、阿某等5人有期徒刑7年至15年。他們無視國法,有的通過手機向他人灌輸前往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進行圣戰的內容;有的下載傳播網絡上煽動分裂國家的電子書籍和音視頻資料;有的私設非法教經點,傳播極端宗教思想;有的對多人進行煽動民族仇恨的宣講;有的準備管制刀具作案。 新疆相關部門官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當前的反恐形勢下,對恐怖分子形成震懾十分必要,東風必須壓倒西風!”喀什地市兩級人民法院聯合召開宣判大會的做法以前并不多,對此,這位官員表示:“我們現在就是要通過這種方式讓全社會認識到恐怖分子的危害,他們是誰,他們是如何走上暴恐道路的,這樣才能調動全社會反恐的積極性和緊迫性。”這位官員強調了中國打擊恐怖分子的透明度:“我們不搞美國關塔那摩秘密法庭審判的做法,也不把暴恐分子送到其他國家的‘黑監獄’,我們就是要把暴恐分子曝曬在陽光下,讓他們在這個社會無處藏身。”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鄭亮博士認為,依法對罪犯進行公開宣判,就是用法治的方式去打擊分裂分子和恐怖分子,公審的方式會起到一定效果。他同時希望,這些形式能促進我國《反恐法》的盡早出臺。 提到這些涉案人員分裂國家的手段,新疆執法機構的一名官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最初,有人在境外印制有關鼓動分裂、搞恐怖襲擊的書籍和傳單,然后偷帶到國內;后來,他們又刻錄暴恐事件實施畫面、‘東伊運’恐怖組織頭目艾山·買合蘇木散布恐怖言論等內容的光盤。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他們又改為用手機SD卡,因為那玩意體積小,很不容易引起注意。現在的網絡發達,他們傳播暴恐思想的手段也在不斷翻新。” 據新疆媒體的報道,在社會安全防控中,喀什市公安變“案后打擊”為“案前防范”,實行24小時社會面動態防控,建立起“空中有監控,地面有巡邏,路口有卡點,場所有保安,社區有聯防,單位有內保”的防控網絡,讓犯罪分子無處遁形。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問題專家李偉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隨著反恐形勢嚴峻,各地反恐措施都在加強,24小時的動態防控不僅在新疆地區,在其他一些城市也開始實施,這也是社會長治久安的要求。 5月8日,新疆公安廳還召開全區公安機關應急處突工作會議,強調提升處置能力。南疆一位公安局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果斷阻止成為新疆警察面對暴恐襲擊時統一的態度!我們現在強調的是警力快反能力,就是一旦事發或者捕捉到事端,反恐力量將在特定的時間內抵達現場展開處置,這既保證了打擊恐怖分子的效果,又減少對正常生活的干擾。”他坦言:“情報先行至關重要,將暴恐活動消滅在策劃階段是反恐的重點,而情報建設包括在新疆區域內、在全國范圍內的合作,以及與中亞等國進行的國際反恐情報交流與合作。” 【環球時報駐哈薩克斯坦、德國記者 黃文帝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邱永崢 谷棣 丁廷立 柳玉鵬 王樂】 |
相關閱讀:
- [ 05-10]新疆嚴打遏制暴恐音視頻傳播 破案226起處理232人
- [ 05-09]六論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新疆考察重要講話精神
- [ 05-09]新疆壯漢遇棕熊搏斗生還 打退15次攻擊
- [ 05-08]新疆阿克蘇市果斷處置一起襲警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