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視點:人在京津冀] 白巖松:今年,面對中國地圖,如果要挑出一個最熱點的地區,恐怕非京津冀莫數。京津冀一體化從傳聞到現實,從思路到具體的舉措,無不牽動著媒體的關注和眾人關注的目光。當然,對于生活在這個一體化區域里的人們,這關注就不僅僅是看新聞那么簡單。有人歡喜有人憂,很正常。早就開始說,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要搬到河北,這不,到本周,北京四元橋汽配城也停業好幾天了;還有北京大紅門的部分產業,本周說也要確定牽往河北白溝,對這樣的動作,人們用“產業轉移”來形容。但是別忘了,這轉移,其實與眾多人的生活緊密相關。京津冀一體化,是很多人人生的一次轉移。他們如何面對?《新聞周刊》本周視點關注,京津冀一體化中的很多要重新抉擇的人們。 短片一 現場:走吧過去吧 你不去啦 走 解說:本周五,北京四元橋汽配城的王娟在店鋪里忙著打包,今天她要讓搬家公司把自己的店鋪全部搬完。五月五號也就是本周一,四元橋汽配城已經停止營業了,而5月15日這里將停水停電。因為王娟還沒有想好自己的店鋪搬到哪里去,所以她只好先把店里的貨搬到自己租住的房里。 同期:王娟商戶:不知道上哪搬,北邊開了兩個汽配城#新開的去了以后也不知道哪個汽配城能火起來,哪個汽配城火不起來,所以我現在就是觀望 解說:四元橋汽配城就位于北京北四環路邊,從1997年開始營業以來已經有17個年頭了。作為北京第二家大型汽配城,它不僅見證了北京汽車行業的發展,也是很多外來打工者實現自己夢想的地方。2000年,王娟從河北滄州來到這里打工,十四年后她已經從打工者變成了老板,經營著自己的汽車配飾生意。 同期:王娟商戶:我老公也是在北京認識的,我2005年結的婚,2006年有的我兒子,孩子就一直在北京,一直在北京長大的 解說:王娟說,在汽配城里留下了她人生很多美好的回憶。然而十幾年來,汽配城基本上沒什么變化,依然全都是平房,到處看著也臟兮兮的。這里的臟亂和周邊不斷建起的高檔樓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同期:王娟商戶:在這兒這么多年了,我的心情就是又愛它又恨它。它這個條件確實是太差了,冬天我們在這凍得要命,穿著羽絨服都還得抱著電暖氣 解說:雖然從2008年開始,汽配城要拆除的傳言一直沒斷,都只是傳說,直到今年四月二十五號政府正式通知。作為今年北京市“城市病治理”,對低端產業“騰籠換鳳”的一部分,決定將關停四元橋汽配城。 同期:王娟 商戶:就是個簡易房子,區里也說了,它就是個違建,應該拆的,這是大趨勢 現場:工人們坐在門口玩手機 解說:中午一點,原本是四元橋汽配市場車來車往最為擁堵的時候,但現在已經非常冷清了,只有搬家公司的車來來回回忙碌著。雖然從通知到市場關門也就是只有一周的時間,但汽配城的大多數商戶都表示能夠接受搬遷這個現實,然而接下來搬到哪里去卻成了一個難題。對于商戶們的去向,市場提供了兩個選擇,一個在五元橋,一個在京承高速的顧家莊。 同期:商戶:就是客戶找不著,第二個是方不方便,道路方不方便,包括來回路途這方面的,我想總得來說還是四環邊上挺方便 同期:商戶:畢竟在這時間這么長了,這邊相對來說店面、名聲都出去了,人家都知道咱這。剛搬過去那邊肯定不行。 解說:與汽配市場大家都忙著搬家不同,做電瓶生意的翁先生還一點沒有要搬遷的意思。在這兒干了十幾年的翁先生說,他還沒想好要搬到哪里去。對于他來說不僅要考慮生意,還要考慮兩個孩子的問題,特別是他已經讀小學四年的女兒。 同期:翁先生商戶:她不想轉,她那邊同學多,大家都在那邊,托兒所都在那邊上的,習慣了,你轉學你麻煩啊,怕跟不上,不適應 解說:四元橋汽配城里很多人都和翁先生一樣,在這里干了十幾年。據統計,這里近四百戶商家中,七成都還是十幾年前的那些人,當時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現在已經結婚生子,一家人都“扎根”在了汽配城。如今汽配城要搬了,他們的家人也面臨選擇。翁先生說,無論如何他不會選擇離開北京。然而王娟說,最近幾天她已經萌生了想回老家發展的念頭。 同期:王娟 商戶:我就想讓他學習要穩定,還有在家里,回老家以后,最起碼是在自己的學校里上學 解說:雖然王娟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表示不愿離開北京,但王娟覺得這樣不斷搬遷換地方對孩子更不好,還不如趁此機會就回河北滄州老家,不僅孩子可以穩定上學,而且正熱火朝天的“京津冀一體化”可以給自己重新創業帶來機會。 同期:王娟商戶:最起碼它拆了就給你一個動力,人生一個轉折點,備不住拆了以后你自己去干點什么比在這還要好,有可能。##在老家能干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短片二 短片二 外遷的“人們” 報紙 北京石獅商會 常務副會長 蔡炳照: 其實從去年的年底就有消息了,想跟廊坊合作、白溝、永清、固安,都炒作,現在也是拿不準,是往哪邊移,現在我們商戶也是動蕩不得,不知道往哪里遷。 大紅門商戶 施衛波: 這兩天聽說過了,我覺得反正不大可能遷到那邊去吧,因為這邊呆這么長時間了,也不可能突然說走就走了,客源什么都在這邊。 解說: 自去年底開始,關于北京大紅門批發市場外遷河北的消息就開始在商戶中間流傳。在搬與不搬的猜測中,本周四,北京豐臺區與河北保定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意味著擁有13萬從業人員的大紅門服裝市場,將與位于河北保定的白溝新城對接,實現物流、批發等功能的逐步外遷。為了吸引大紅門的企業和商戶前往白溝,保定市市長馬譽峰用親身經歷現場“攬客”,他說“今天保定的同志們坐火車來的,我們8點半上火車,9點多一點就到北京西站,非常便捷。” 北京石獅商會 常務副會長 蔡炳照: 我們是2002年來的,小孩也是這邊生的,家也是這邊安的。說白了,也是從單身來北京,從創業到成家,我們基本上是適合北京的生活節奏了。 假如說我們這一塊外遷出去,我首先最大的一個障礙,小孩的一個教育問題,/醫療問題,醫療就醫問題,第三方面的因素,是人力資源會存在一些問題,你公司往外移,你有可能一部分的人力可能受到地方太遠,他也會考慮說我不到你公司上班了。 解說: 和來自福建的蔡炳照一樣,大紅門地區很多商戶都是從外地來京經營多年。作為中國北方最大服裝集散地之一,大紅門地區批發市場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南中軸路兩側,目前已經形成各類批發市場40余家,經營商戶2萬多家,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但按照豐臺區新的規劃,未來大紅門地區將著重發展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批發、物流、倉儲則作為首都非核心功能向外疏解。而與之對接的河北保定白溝新城距北京102公里,雖然白溝對入駐商戶給予免除五年租金的優惠政策,但大紅門地區的企業和商戶仍對外遷存在顧慮。 北京石獅商會 常務副會長 蔡炳照: 到時候它那個市場能形成還是不能形成,它還是一個未知數。像我們還好,因為這幾年各方面的經營比較穩定,如果換成一些新來北京這三年、兩年,如果碰到這種市場遷移,那是大約相當大的一種困境。 大紅門商戶 施衛波: 因為等那個市場成熟的話,最少經過5年或者8年時間的沉淀,不可能一下子成熟起來的,所以短時間之內我們不會考慮去那邊。 解說: 下一步,北京豐臺區將組織企業去白溝考察調研,而在商戶關注的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豐臺區表示將協調區內的優質資源,與白溝地區實現資源共享。至于具體外遷時間將由企業來決定,政府表示會尊重他們的選擇。而大紅門地區的商戶和企業仍大多選擇了暫時觀望和等待。 北京石獅商會 常務副會長 蔡炳照: 作為市場的一個遷移來說,首先的話希望政府應該在這個市場多多調研一下經營的感受,包括經營對我們豐臺區的一些貢獻精神,應該多多去了解他們。因為這十幾年來的話,整個豐臺的改變是相當大的。 解說: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開始啟動,北京首家外遷企業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目前已落戶邯鄲,而原址騰退出的數百畝工業用地,將著力發展生態型應急救援產業。談及如何激勵員工外遷,這家企業負責人曾向媒體介紹,“隨企業外遷至邯鄲的技術人員,將發放雙份工資。” 非首都核心功能企業外遷似乎已成必然,它也成為應對中國大城市日益嚴重“城市病”的一種嘗試。“如果是你,愿意同單位一起外遷嗎?你的擔憂有哪些?”就在本周,針對這些問題,《中國青年報》和中國之聲先后進行的民意調查給出了類似結論,分別有50%和60%的受訪人表示,考慮到老人贍養、子女教育、夫妻關系,以及資源和基礎建設等問題不愿意外遷,而表示愿意外遷的人,更關心的則是遷入地的相關生活配套服務情況。 白巖松:過去人們常常說,京津冀三地,北京吃不下,天津不夠吃,河北無飯吃。這一次奔向一體化了,北京吃不下的要往外地拿了。但問題是,如果倒退十多年,北京要外遷的企業,人家可都是當香餑餑來搶,照單全收。但現如今,人家也講究科學發展觀,比如,有媒體披露說,北京首批外遷的企業可能超過兩百家,其中很多被認為是三高企業,也就是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想想看,誰也不傻,誰面對環境的壓力都不小。三高,唱唱歌還算好聽,往這弄三高的企業,可就不一定給你開綠燈了。 短片三 解說: 本周五,河北燕達醫院拿到了一份共建協議,其中讓他們受益的內容,是能夠依靠來自北京朝陽醫院13個科室的15名專家定時出診及指導醫療,提升自身的醫療和科研能力。雖然這家地處河北燕郊的醫院,距離北京中心尚不足50公里,但人們更愿意相信,這是在京津冀一體化的進程中,北京與河北在醫療衛生方面協同發展的一個起點。 河北省衛生計生委主任 楊新建 目前燕達醫院在河北醫保 與新農合定點和報銷方面 不存在政策障礙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 也與有關部門溝通同意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納入北京當地醫保和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 兩地患者各按原地規定報銷 解說: 醫療水平的差距,只是京津冀三地發展不均衡的一個方面,在這個全國高速路網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圍繞著北京,還分布著32個貧困縣,經濟上的落差,在京津冀一體化的進程中,似乎促使著河北扮演了最為積極的角色。 河北省省長 張慶偉 這個重大的機遇呢 是既服務好北京 又借力使河北能夠得到發展 我覺得呢 重點是在怎么實現協同上 解說: 在本周,無論是大紅門與白溝的對接,還是燕達醫院與朝陽醫院的合作,似乎都與一個多月前,河北省專門召開的這場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會議有關。在這次會議中,河北明確將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區,做大保定城市規模,以保定、廊坊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和京津產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與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區。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張耀軍 副教授: 發展為了什么?為了人,所以說人既是城市和產業的推動力量,也是最后我們產業和城市發展的最終歸宿,最終的目標我們提出了和諧社會、幸福生活,那么其實就是“以人為本”的一個最終的目標,這人在這里邊,從一開始到最后都是一個推動產業和城市發展,并且是為了最終目的是為了人的一個貫穿全過程的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 解說: 面對新一輪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很多專家和媒體都把關注的重點放在了人這個概念上,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在本周的一次主題演講中也提出,制定京津冀一體化政策,首要條件是北京到底抱持怎樣的心態,一個不需要低端產業鏈的城市,是不是真能成為一個穩定的宜居城市?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張耀軍 副教授: 其實從中央政府來看是非常注意這個“民生”,就是注意到人的發展,人的生存,人的發展問題,///地方也知道,很強調,我要服務于人,發展依靠人,但實際我上這個發展也是需要錢的,需要發展經濟的,這樣一來就難免,比方說我首先考慮有錢了才能發展到人 解說: 就在今年3月,河北廊坊市市長曾明確表態:“北京不要的低端污染產業,廊坊也不能要。”顯然,在民眾環境意識越來越強的今天,急需發展的河北,也不得不對經濟和環境的得失做出正確的平衡選擇。 河北省省長 張慶偉 我們全省推出了40個平臺 各種功能的六個類型 河北也愿意把制造業產業鏈當中的加工環節 放到河北這樣的協作呢就是鏈條上的協作 而且這種協作是能夠形成長期的互補的利益共享的這么一個機制 解說: 在新一輪的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想要借力發展的河北,正在展現自身的誠意,而借此解決自身“大城市病”的京津兩地,究竟該選擇怎樣的方式來瘦身?是擠出人口,還是對優勢資源忍痛割愛?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張耀軍 副教授: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結點,每一個人都跟周圍的環境相聯系,包括周圍的人。///這個很直接,因為我們生活就需要吃喝拉撒。比方說我們要到賣菜的市場,現在市場我們可以認為是升級了,升格了,變成超市了,看起來是環境比原來好了,但是由于我們知道,超市因為他的租金等等各方面,他比較高,所以這樣一來成本,蔬菜銷售的成本也在增加 解說: 城市、產業、人口,三者互為依存,簡單剝離某個行業會引發怎樣的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是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需要面對并解決的難題。而在這樣的過程中,關注身在京津冀的人,考慮個體及其背后家庭的得失,或許是城市管理者應盡的義務。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張耀軍 副教授: 我們政府一直在試錯,這樣的成本就比較大。我們如果把這種試錯交給通過市場的機制,交給個體,企業和個人,讓他們來決定去留的話,///他就會根據市場來追逐利益,所以說該走的他肯定會走,所以說我們最重要的下一步是在我們社會轉型的過程當中來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為,政府在這面慢慢的走向引導市場,讓市場發揮到應有的資源配置當中的決定性作用。 白巖松:京津冀一體化是一個大方向,為此,人們期待很多。不僅僅是治一治大城市病的問題,還有城市功能更合理,甚至期望為此空氣污染與水污染都能很快的有所改進。想要實現這一點,必須有更超越的大思路和大智慧。肯定不是北京外遷低端產業,河北接著或河北房價輪番上漲這么簡單、這么表象。比如說,一些優質資源會不會轉移?有消息說,中國人民大學要遷往河北,會嗎?還有,一些大醫院能遷出去嗎?更重要的是,在這樣大的目標和大的歷史進程中,永遠要把人的因素當成最重要的因素來考量。人生只有一次,人們大多愿意成為大變革的受益者,而不是犧牲品。相信京津冀一體化,應當最終讓更多的人受益。 |
相關閱讀:
- [ 05-09]專家:京津冀一體化防止河北受害 房價先行制約發展
- [ 05-08]發改委研究員詳解京津冀一體化為何是頭等大事
- [ 05-08]京津冀一體化熱點區面臨治安壓力 民警看燕郊困局
- [ 05-06]發改委學者析京津冀一體化:行政主導易導致虛化
- [ 05-06]李鐵:京津冀一體化特點、挑戰和政策難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