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7日,阿里巴巴宣布在紐交所提交首次公開發(fā)行(IPO)招股書后不久,本周末,即傳來京東商城遞交更新后招股書的消息。此番新版招股書,確定京東IPO定價區(qū)間為16美元~18美元,最高融資規(guī)模從15億美元上升至19.39億美元,將于5月22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伴隨著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新一輪浪潮,阿里、京東兩大電商巨頭爭先恐后的赴美IPO搶灘戰(zhàn)更是賺足了各方眼球。阿里、京東的招股說明書中究竟透露了哪些信息,二者是否具備可持續(xù)的盈利能力?馬云和劉強東各自通過什么途徑強化對企業(yè)的控制權?上市時點、地點的選擇上又有哪些玄機? 賺錢才是硬道理 從京東最新公布的招股書來看,在線零售是其最主要的營收途徑。據財報統(tǒng)計,京東2013年總營收為69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6%(2012年此數據為96.2%),其中在線零售貢獻670.18億元人民幣,占比96.65%。剩余超過3%的貢獻率由近年逐漸開始發(fā)展的開放平臺、金融服務業(yè)務等提供。2013年,此類業(yè)務營收增長122%。不難看出,京東對在線直銷的營收模式絕對依賴。隨著近年來電商競爭的白熱化,以及京東本身體量的不斷擴大,在線零售增速逐漸放緩,雖說其他業(yè)務營收成倍增長,但從體量來看短期內仍然難成氣候。 相比營收的大幅增長,京東最為人詬病的恐怕是其持續(xù)虧損。2011年、2012年京東全年凈虧損分別約為13億人民幣、17億人民幣,雖說該數字在2013年被壓縮至5000萬元,但外界多質疑這是通過極力壓縮運營成本及費用換來,而這種不可持續(xù)的壓縮被猜測直指上市而來。 相比之下,阿里的盈利能力則令人咂舌。據招股書,阿里巴巴在2013年前九個月營收404.73億元人民幣,凈利潤達177.42億元,凈利潤率高達43.8%。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去年前九個月營收中的82.7%,由淘寶網、天貓商城、聚劃算三大網站構成,其余業(yè)務諸如在線批發(fā)、云計算服務等,對于營收貢獻率占比仍較小。 二者對比,阿里的盈利能力似乎更讓人側目,但這也與雙方所確定的戰(zhàn)略思路有關。阿里巴巴以塑造平臺為生,在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統(tǒng)、控制商家及商品質量等方面消耗成本較小。相反,京東自2007年就致力于發(fā)展的全國性物流業(yè)務,不僅是其精心打造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多年來持續(xù)不變的“化錢爐”。 誰有絕對控制權 此前,京東1月30日公布的招股書顯示,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個人目前持有公司18.8%的股份,且通過控股的兩家公司直接持有B類股(1股B類股擁有20票投票權),是公司第一大股東。此次IPO后,劉強東的投票權將高達83.7%,享有對京東的絕對控制權。 值得注意的是,3月10日,騰訊宣布與京東戰(zhàn)略合作后,已認購京東上市前在外流通的15%普通股,而在京東IPO后,騰訊旗下的黃河投資將繼續(xù)購入總股本的5%,屆時將成為京東的第二股東。對于雙方的這次交易,有人推測京東是不得已而為之。在互聯(lián)網企業(yè)混戰(zhàn)的局面下,京東的急迫“站隊”有為IPO增加籌碼之嫌,畢竟騰訊的“背書”影響力不容小覷。對于微信到底能給京東導入多大的流量,沒人能說得清楚,但并入拍拍網、QQ網購、易迅三個“包袱”后的磨合和調整,卻是擺在京東眼前的難題。 另一方面,據阿里巴巴招股書透露,其個人持股中,馬云占股8.9%,蔡崇信占股3.6%,其余阿里高管個人持股均未超過1%。機構持股中,軟銀持股34.4%,雅虎持股22.6%。從數字上看,軟銀為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但在阿里IPO之后,其投票權將受到限制,決策權仍舊掌握在主要創(chuàng)始人手中。 談到主要創(chuàng)始人掌握投票權,就不得不提阿里在招股書中大書特書的合伙人制度。故事從1999年馬云的公寓講起,大體是指保護合伙人精神,可以確保集團使命、愿景和價值的持續(xù)性。但正是這種合伙人制度遭到了美國投資人的微詞,他們質疑這種結構給予極少數人太多的控制權,而忽略了其他股東眼中的信息透明程度。這種質疑會給阿里的估值帶來多少影響未可知,但相比估值,筆者堅信馬云更看重的是對阿里的實際控制權。 不能說的秘密有哪些 一般來說,不能說的秘密分為兩種。其一是不想讓你知道,譬如阿里招股書里幾乎不怎么出現(xiàn)的支付寶、移動電商。其二是不能讓你知道,譬如說阿里一直諱莫如深的物流平臺,譬如京東三言兩語帶過的移動端。 京東不提移動端的苦衷想必人人皆知,毫無增長的業(yè)績確實稱不上聊勝于無。在阿里巴巴的手機淘寶如火如荼發(fā)展、騰訊的微信業(yè)務尋求創(chuàng)收的新背景下,京東仍然在PC端打轉轉確實讓人一陣唏噓。目前看來,京東似乎放棄了很難再博出一席之地的移動端市場,而是取巧的與騰訊“并肩作戰(zhàn)”,騰訊是否能如它所愿的在微信里多給些“版面”和“優(yōu)待”讓人拭目以待。 至于阿里,不能說或是不想說的秘密太多。看完招股書,筆者仍然疑惑,必為亮點的支付寶去哪了? 而這里,筆者更想說的是阿里對于菜鳥的提及,相比于京東大篇幅描述“自營物流”,菜鳥網絡的動向著實成謎。 一直以來,阿里旗下電商的物流配送被消費者不斷詬病,依托于第三方物流的模式使其配送端時常遭到“慢、亂、差”的評價。阿里巴巴成立菜鳥網絡之初,確實給人起步雖慢但終是決定迎頭趕上的期待。但菜鳥成立一年以來,除了拿地,似乎鮮有動作,勾畫的“天地人”三網似乎更談不上現(xiàn)出雛形。阿里巴巴何時能擺脫物流這塊“短板”所造成的“木桶效應”,相信也是不少投資者心中未解的疑問。 給投資者畫了哪些“餅” 招股書中許給投資者的未來,無疑是在紙上畫餅,餅畫的好不好、故事講得動不動人,或許會對投資者產生不小影響。在此筆者僅列出二者招股書中端上來的“幾塊餅”,至于能不能打動您,那便是各花入各眼了。 京東的“餅”: 1、為消費者和線下零售商提供O2O解決方案。今年 3 月份,京東宣布將和北上廣等15余座城市的上萬家便利店進行合作,用戶可通過LBS定位在京東平臺便利店官網找到距離最近的門店進行購物,京東將利用自建物流體系以及便利店自有的配送能力完成配送。 2、互聯(lián)網金融。除了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和消費類金融服務,京東還在搭建自家的支付平臺。 3、拓展以拍拍網為核心的C2C業(yè)務。 阿里的“餅”: 1、擴大產品類別和服務; 2、增強移動電商領域領導地位; 3、強化數據和云計算技術; 4、開發(fā)跨境電商機遇。 |
相關閱讀:
- [ 04-21]網基退燒:阿里一號延長募集 京東8.8遭質疑
- [ 04-18]京東大調整:人事、架構對標阿里“講故事”
- [ 12-10]阿里22億下注海爾物流 布局家電配送或劍指京東
- [ 02-18]融資7億美元建開放平臺 京東與阿里血戰(zhàn)到底
- [ 10-26]京東阿里暗戰(zhàn)升級 京東商城修改設置屏蔽一淘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