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友誼 親誠交流互惠合作——國際社會認為李克強訪非提升中非合作水平 新華網北京5月12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5月4日至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埃塞俄比亞和非盟總部、尼日利亞、安哥拉、肯尼亞進行正式訪問,并出席在尼日利亞舉行的第24屆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全會。國際社會認為,李克強此訪進一步促進了中非合作提質升級,雙方新型戰略伙伴關系提高到新水平。 傳統友誼 歷久彌堅 肯尼亞總統肯雅塔在《旗幟報》發表題為《肯尼亞將中國視為發展繁榮進程中的強力伙伴》的文章說,李克強此次訪問正值周恩來總理訪非50周年之際,將進一步深化兩國人民可以回溯到15世紀的傳統友誼,促進兩國合作。 尼日利亞國際事務學院院長阿金特林瓦說,尼中兩國關系正發展得越來越好,兩國關系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光明。中國是“可依靠的伙伴”,尼中之間的交流應該更加頻繁。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非洲問題專家安德魯·布魯克斯認為,李克強此次訪非的表態與此前中國領導人在非洲問題上的表態有相通之處,“體現了南南合作、友誼和相互依存的理念”。 印度尼西亞資深政治分析人士李卓輝說,李克強訪非顯示了中國要繼承和發揚中非傳統友誼。除了要加強中非貿易往來,李克強還在訪問期間宣布,將加大對非洲投資、保護非洲生態、提高非洲人民生活和教育水平。這是真正幫助非洲人民,中國在非洲正不斷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姿態。 俄塔社報道說,這是中國新一屆政府總理的首次非洲之行,將開啟中非合作新的一頁。近50年來,中非經貿合作積極發展,中國與絕大多數非洲國家建立了伙伴關系,非洲被認為是中國外交的優先方向。中國在非洲的存在推動了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雙邊關系是互利的。 以誠相待 以心相交 尼日利亞外長瓦利說,李克強此訪對于幫助尼日利亞人民擺脫貧困、加強兩國合作都有很大幫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李克強再次強調,中國將秉承一貫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以真誠的態度履行承諾。這揭穿了那些所謂“中國統治”的荒謬言論。 突尼斯公共財政專家哈姆迪·舒申表示,李克強總理在訪非期間提出的中非合作六大工程,提供了解決一直困擾非洲安全問題、貧困問題、發展問題的途徑。通過加強中非合作,非洲大陸將獲得自主發展能力。中非合作關系是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關系,而不是一些西方國家所謂的“經濟入侵”。 馬里中國問題專家莫迪博·巴·科內說,非洲大陸應當相信中國領導人加強中非合作的真誠之心,應該拋棄西方媒體針對中國所渲染的一些偏見和陳詞濫調,讓中國的崛起成為中非未來合作的靈感源泉。他還對中國在與非洲合作中所堅持的不干涉內政、互惠共贏和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援助等原則表示贊賞。 幾內亞比紹綜合理工學院國際關系學家伊斯梅爾·薩尼亞說,李克強的訪問是中國“把非洲列為外交重點之一的明證”。與西方國家不同,不干涉內政是中國對外合作的原則之一,這讓中非合作成為一種典范。 《埃塞俄比亞先驅報》發表評論員文章說,中國和埃塞的合作建立在雙方真誠相待、互惠互利的基礎上,中國對埃塞的援助和支持不附加任何條件,埃塞從同中國的合作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務實合作 互惠共贏 喀麥隆國際關系學院“非洲-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恩格萬扎表示,李克強訪非期間表示中國要進一步加強與非洲國家的經貿合作,鼓勵雙方建立合資企業,非洲國家對此充滿期待,希望中國在其工業化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他還認為:“中國是唯一一個可以幫助非洲實現工業化的國家。” 阿爾及利亞國際戰略管理問題專家默布圖勒說,中國在很短時間里發展成為世界強國,這使得很多非洲人將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視為榜樣,很多非洲國家希望從中借鑒發展經驗,中國可以在幫助非洲國家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加納大學國際關系與外交研究中心學者丹索表示,李克強訪非無疑將極大加強中非關系并提升非洲的發展視界,其結果將是雙贏的,非洲人民將從中受惠。 贊比亞大學發展研究專家弗朗西斯·齊昆塔說:“鼓勵和確保中國企業與非洲當地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非常重要,這將極大地幫助非洲經濟發展。” 法國中國問題專家皮卡爾說,李克強此訪加強了中非合作。中非合作方式多種多樣,進一步激發了非洲發展活力,有利于非洲長遠發展。 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研究委員車在福說,李克強此訪取得了豐碩成果,充分彰顯了中國主動幫助非洲不發達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維護地區安全的大國姿態和主動承擔責任的大國形象。 柬埔寨內閣辦公廳發言人帕西潘認為,李克強訪非對加強中非關系發展與合作非常重要,中國對非洲國家提供的幫助給非洲人民帶來了希望和福祉。(參與記者:呂天然、邵馨蓮、張建華、陳斌杰、王猛、林曉蔚、彭立軍、鄭斌、張青、王丙飛、王其冰) |
相關閱讀:
- [05-12] 李克強結束非洲之行 肯尼亞總統到機場送行
- [05-12] 李克強訪非鋪設中非發展之軌 引領中非合作升級
- [05-12] 李克強結束非洲之行今抵京
- [05-12] 李克強總理訪問非洲精彩圖集(5月12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