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訪非:461框架和3大網絡助推中非關系升級
2014-05-13 09:38? 周銳?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461框架”保障中非合作駛入快車道 在提出打造中非關系升級版這一美好愿景的同時,李克強此番訪非還提出了實現這一愿景的新的路徑。 在演講中,李克強提出“461”中非合作框架,即堅持平等相待、團結互信、包容發展、創新合作等四項原則,推進產業合作、金融合作、減貧合作、生態環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平安全合作等六大工程,完善中非合作論壇這一重要平臺,打造中非合作升級版,攜手共創中非關系發展更加美好的未來。 這一框架引發了各方熱議。中非發展基金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施勇杰對中新網記者分析,這顯示出中國致力于從戰略層面升級中非合作的愿景。非洲事務專家、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也表示,這一框架顯示中國希望將過去比較零散、分散的中非合作項目整合至更高層次、更廣領域。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光輝也分析說,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六大工程會在未來的中非合作中起到引領和引擎的作用。同時,總理這次也提出一些具體的新舉措,新舉措實際上是解決未來中非合作以及非洲經濟發展的路徑問題。“障礙解決了,動力找到了,路徑明白了”。 除了“命運共同體”,日益成為“機遇共同體”的中非,有必要創新升級合作模式,釋放更大紅利。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西亞非洲所副所長徐偉忠向中新網記者指出,此前中非經貿合作一直以對外貿易和工程承包為主,未來投資合作將是重點。 相比貿易和工程承包等,投資可以給非洲民眾帶去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稅收和就業,增強非洲自我發展能力,實現非洲國家本國工業化,雙方優越性與適應性、利益關切更易得到最佳匹配。 而“461”框架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特點,就是對民生的關懷貫穿始終。成功解決數億人口貧困問題的中國,此次與非盟發表《加強中非減貧合作綱要》,并承諾將加強中非衛生醫療合作,共同實施“農業優質高產示范工程”,未來5年為非洲培養2000名農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對非援助將更多向飲用水、傳染病防治等民生領域傾斜。在一路訪問中,李克強并多次強調,做好對非洲當地員工的培訓,帶動更多當地就業。 “從中非雙邊數十年的交往中,確實可以看出‘義字當先’”,施勇杰說。真誠平等,是中國對非政策秉承的情懷。五十年前周恩來總理首訪非洲提出中國“對外援助八項原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訪非時,亦提出中國對非政策的“四字箴言”:真、實、親、誠。 |
相關閱讀:
- [ 05-13]媒體盤點李克強非洲行:布局未來十年中非合作
- [ 05-13]李克強訪非:推動“內生力”外交變局
- [ 05-12]國際社會聚焦李克強訪非:促進中非合作提質升級
- [ 05-12]李克強總理訪問非洲精彩圖集(5月12日)
- [ 05-12]李克強訪非鋪設中非發展之軌 引領中非合作升級
- [ 05-12]李克強結束非洲之行今抵京
- [ 05-12]李克強總理訪非經貿合作成果豐碩
- [ 05-12]李克強:共同保護生物多樣性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 [ 05-12]李克強見證中肯簽38億美元協議 涉及項目蒙內鐵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