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訪非:461框架和3大網絡助推中非關系升級
2014-05-13 09:38? 周銳?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互利共贏理念貫穿訪非全程 無論是中非關系升級版的合作目標,還是461框架這一實現目標的路徑,亦或是三大網絡建設這一實質性內容,其背后的共同之處就在于這些安排基于中非互利共贏的愿景。 從產業合作來看,中非之間的戰略訴求和優勢高度互補,在經濟發展階段上呈現“梯度”特征,因此技術承接性和經驗適用性更強。正如李克強所言,雙方應創新務實合作,不局限于能源資源和基礎設施,而應擴展到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廣泛領域。 而互利共贏的理念在中非的環境合作上體現得更為明顯。非洲自然天成的風光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以及根植于這片土壤的燦爛文明,使其在工業化競相奔跑的時代更顯珍貴。因此,在減貧、發展的同時,守護這方“凈土”是中非合作必須面對的課題。 在“461”中非合作框架中,中國承諾為保護非洲野生動物資源,向非洲提供1000萬美元無償援助,加強與非洲國家的技術合作和經驗分享,并推進在肯尼亞建設“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加強中非生態環保領域合作。 在訪問人類發源地之一、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名聞全球的肯尼亞之行中,李克強參觀了內羅畢焚燒象牙紀念地,呼吁共同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球的豐富多彩,并承諾繼續加強同肯尼亞等國在保護生態和野生動物方面的合作。在內羅畢會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人居署官員時,李克強稱,中方愿繼續圍繞促進綠色發展、提高環境管理能力、推動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等戰略主題,與各國加強經驗交流。 為保護非洲野生動物資源,中國政府將向非洲提供1000萬美元無償援助,并推進在肯尼亞建設“中非聯合研究中心”,讓美麗中國和綠色非洲一路同行。“這表明中國關切非洲環保和可持續性的合作理念,并不是停留在口頭,而是落于行動”,施勇杰說。 “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李克強代表中國政府承諾,愿毫無保留地與非方分享中國開發出的先進適用技術及應用成果;向非洲國家增加貸款額度;為非洲國家提供1.8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并真心支持非洲合作伙伴多元化,愿意在非洲開展第三方合作等等。 而中肯簽署的關于蒙巴薩-內羅畢鐵路相關合作協議也體現出中方對互利共贏的強調。蒙內鐵路是肯尼亞百年來建設的首條新鐵路,是東非鐵路網的咽喉,東非鐵路整體規劃從蒙巴薩出發經內羅畢到烏干達。從烏干達分為兩路,一路向北到南蘇丹,另一路向南從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到盧旺達,經布隆迪最終到達坦桑尼亞。規劃全長2700公里,預計總造價250億美元。 除了為非洲的發展打下基礎,中國新生經濟研究院院長郭夏認為,該項目的簽署對中國經濟或將有較大拉動作用,“很實際地說,鐵路建設項目屬于資本逆行產業,需要鋼鐵等相關建材、裝備,對于中國鐵路裝備出口,過剩建材的轉移,都很有益處。” 從互利共贏的中非合作理念、到中非合作的“461”框架、從推出包含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區域航空的“三大網絡”到打造中非關系升級版合作目標,李克強此番諸多亮點都受到外界高度關注。而李克強此訪的成果或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內容。可以期待的是,延續半個世紀的伙伴情誼,將有望為中非人民帶來更大福祉。(完) |
相關閱讀:
- [ 05-13]媒體盤點李克強非洲行:布局未來十年中非合作
- [ 05-13]李克強訪非:推動“內生力”外交變局
- [ 05-12]國際社會聚焦李克強訪非:促進中非合作提質升級
- [ 05-12]李克強總理訪問非洲精彩圖集(5月12日)
- [ 05-12]李克強訪非鋪設中非發展之軌 引領中非合作升級
- [ 05-12]李克強結束非洲之行今抵京
- [ 05-12]李克強總理訪非經貿合作成果豐碩
- [ 05-12]李克強:共同保護生物多樣性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 [ 05-12]李克強見證中肯簽38億美元協議 涉及項目蒙內鐵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