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熱門人物莫迪:出生商販家庭 火車站賣過茶
2014-05-17 08:38:27??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隨著印度人民黨在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鎖定勝局,其總理候選人納倫德拉·莫迪不出意外將出任新一屆聯邦政府的總理。 在近年來印度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莫迪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期間對經濟的突出貢獻廣受認可。按一些分析師的話說,莫迪促進經濟發展的能力,正是眼下印度社會迫切需要的。 茶水生意 莫迪是素食主義者,1950年9月17日生于古吉拉特邦默赫薩納地區一個商販家庭,在6個孩子中排行第三。 孩童時期,他幫父親在默赫薩納的沃德訥格爾火車站賣過茶,10多歲的時候和兄弟一起在汽車站附近開設了一家茶廳。他在沃德訥格爾上學時,是老師眼里的普通學生,但熱衷于辯論,或許這一興趣也引導了他走向政治。 按照當地傳統,莫迪的父母早早替他定下親事。莫迪13歲時和賈蘇達班·齊曼拉爾訂婚,18歲結婚。然而,婚后不久莫迪便離家出走,投身政治,也讓這段婚姻“名存實亡”。 莫迪和賈蘇達班沒有孩子,而在本次議會選舉之前,民眾幾乎不知道他有妻子。莫迪競選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時,都在參選表格的配偶情況欄上留下了空白。而此次作為印度人民黨推舉的候選人,莫迪首次在參選材料上填下了妻子賈蘇達班的名字。批評者因此指責,莫迪不誠實,不能引領印度。 轉入政壇 莫迪后來在古吉拉特大學獲得政治學政治學位。 印度與巴基斯坦1971年再度爆發戰事后,莫迪正式加入國民志愿團。1975年,時任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宣布緊急狀態,莫迪轉入地下活動。1985年,國民志愿團指派莫迪加入印度人民黨,莫迪于1988年當選印度人民黨在古吉拉特邦分支的組織秘書,從而正式進入印度政治主流階層。 在莫迪推動下,印度人民黨鎖定了1995年古吉拉特邦議會選舉勝局。2001年,時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帕特爾身體狀況變差,印度人民黨也在古吉拉特邦補選中失利,莫迪臨危受命,被印度人民黨高層選定為帕特爾的繼任者。次年,莫迪被任命為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開始籌備2002年古吉拉特邦議會選舉。 此后至今,莫迪連任四屆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成為任職時間最長的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 掌舵經濟 任職首席部長期間,莫迪著眼于古吉拉特邦經濟活力和發展,提出“振興古吉拉特”口號,帶領古吉拉特邦經濟實現迅猛增長,基礎設施建設和吸引外國企業投資尤為突出。為爭取外國投資和學習經驗,莫迪還多次訪問中國、日本和新加坡等地。 英國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形容,莫迪是“經濟好手”,這正是印度現在迫切需要的。法國里昂證券公司首席戰略師2013年分析稱,印度股市最大的希望就是莫迪成為印度人民黨的總理候選人。 莫迪在競選中強調自己的平凡出身,不過,他仍被廣泛視作印度精英階層的“寵兒”。批評者指出,古吉拉特邦經濟增長紅利沒有為大眾分享,古吉拉特邦教育水平居全國第21名,全邦44.7%的5歲以下兒童因營養不良導致體重過輕。政治學家克里斯托弗·雅弗雷洛認為,古吉拉特邦的發展限于城市中產階級,農村人口和較低等的種姓人群更為邊緣化。 對此,莫迪政府官員強調,古吉拉特邦整體發展超過印度平均水平,如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兒童輟學率在2001年至2011年間減少20%,產婦死亡率同期下降32%。 亦有爭議 為民眾詬病的是,莫迪有宗教民族主義傾向,未能妥善處理2002年古吉拉特邦暴亂。數百名穆斯林在這一暴亂中身亡,但莫迪拒絕為此事道歉。 2005年,美國以此為由拒絕向莫迪發放簽證,莫迪先前持有的簽證也被美方作廢。2013年,印度人民黨主席拉杰納特·辛格訪美期間,在國會發表講話,呼吁美國向莫迪發放簽證。 2014年2月,美國駐印度大使南希·鮑威爾與莫迪會晤,這才意味著美國結束對他長達近10年的抵制。 同樣受2002年古吉拉特邦暴亂影響,英國隨后抵制莫迪,直至2012年。歐盟則在次年3月結束對莫迪的抵制。 |
相關閱讀:
- [ 05-17]揭秘印度新總理:出身茶水攤 曾被美國抵制10年
- [ 05-16]印度人民黨有望贏得大選 執政黨承認選舉失利
- [ 05-16]印度大選計票初步結果將出爐 莫迪或贏得大選
- [ 05-15]印度大選在叢林里設投票站 選民步行數公里投票
- [ 05-14]世界驚訝莫迪旋風席卷印度 猜中印關系面臨拐點
- [ 05-13]民調顯示莫迪或當選印度新總理 歐美忙修復關系
- [ 05-13]奧巴馬祝賀印度全國大選 承諾與新政府緊密合作
- [ 05-13]印度大選初期結果顯示最大在野黨將擊敗執政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