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豈能濫設門檻(今日談) 周人杰 房子選了、合同簽了、首付交了,卻意外接到通知,被要求購買一份1萬元的人身意外險,不買的話可能影響后期貸款辦理。這是鄭州一位市民購房時的遭遇。而這并非個例,一些商業銀行在發放房貸時,或者向客戶強賣金額不菲的保險、理財產品,或者誘使客戶花錢“購買”貸款。 種種捆綁搭售的潛規則,無異于在國家信貸政策之外,又自行設置了一道門檻。此舉無據無理,相反,屬于《合同法》明令禁止的“顯失公平、乘人之危”之舉,在事實上加重了剛需族的購房壓力。對此,監管部門該出手時要出手,依法依規問責處置。 銀行敢于如此硬性搭售、“待價而沽”,還因信貸資源的不合理配置,令房貸成了稀缺的香餑餑。去年底以來,多地銀行收緊房貸,首套房利率優惠早已難覓,個別甚至暫停了相關業務,人為制造“房貸荒”。這與“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購房信貸需求”的中央政策不相符合。對此,央行和銀監會日前要求,提高房貸審批效率,優先滿足首套房貸的正當需求。 住房貸款本是群眾安居“助力器”,決不能在惜貸、設檻中變為“阻力器”。在法律與政策的框架內,穩健經營、服務群眾,商業銀行才能回歸金融本義,擔起社會責任的重托。 |
相關閱讀:
- [ 05-16]榕個別銀行索性退出房貸業務
- [ 05-15]評論:央行力挺個人房貸 并非調控轉向
- [ 05-15]沒有額度 廈門部分銀行早已暫停房貸業務
- [ 05-15]大額房貸斷供個案背后:當前銀行態度出現分歧
- [ 05-15]部分房企預期樓市銷售回暖 憧憬不再收緊個人房貸
- [ 05-15]央行挺首套房貸引救市傳言 房貸荒短期或難逆轉
- [ 05-15]辦房貸要買保險嗎?
- [ 05-15]央五條出臺要求銀行支持剛需 銀行房貸政策暫不調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