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沈陽市渾南新區推出“公務的士”,由渾南新區車輛管理中心統一管理,公務員需通過網頁預約使用車輛,費用標準按照出租車的8折計算。贊成者認為公務的士能有效遏制公車私用,減少財政支出;反對者則認為,這種改革不符合中央關于市場化、社會化的方向。 據說,沈陽市渾南新區,曾在2011年7月將區管干部的公務用車全部取消,轉而組成由60臺車輛組成的公務用車隊,供120個部門使用。應該說,這種公車集中管理的改革雖然對于節約支出會有一定的作用,但究其本質來說,還是換湯不換藥。而現在渾南新區又推出車改新舉措,推出“公務的士”,向國資公司“買服務”,其實不過是在公車集中管理的“舊藥”中又增加了一味而已。 關于所謂公務的士的具體情況,新聞介紹得并不全面,所以不足以作出準確的評價。但其運行模式,涉及到用車單位和車管中心兩個方面。就用車單位而言,其用車的支出是在財政下達的指標之內,如果節約了,可以作為通勤補貼發給干部。那么,用車單位最終能否節省財政開支,其實決定于財政下達的指標:指標少了,用車不足,影響工作;指標多了,節約就成了獎金。那么,這樣的管理在改革前就可以做到,只要財政控制住單位的費用開支就行,甚至整個公車改革都無需進行。 至于車管中心,則更是一個政府新建的壟斷企業:壟斷市場、壟斷價格,所有單位用車必須向它購買,而價格實際上卻是高于市場:在干部自駕的情況下價格是市場的80%,而在需要駕駛員的情況下,價格則是市場價的1.6倍了。而它的總收入也是可以計算的:大概是財政下達給所有單位的用車費用。或許財政會保證他們包贏不輸吧?但是,即使理論上的自負盈虧不具有真實性,如果真的虧了,還不是公家的?而且,它使用的車是通過拍賣取得,還是無償占用原來的公車?所謂公務的士,更像一個游戲:財政的錢從這轉到那,不過設計了一些轉賬過程而已。 中央要求車改走市場化、社會化的路子,沈陽的做法卻是自己把公車組織起來,出售服務,同時又賣給需要服務的機關。政府購買服務就應該向社會購買,難道因為政府覺得出租車服務是個很賺錢的生意,政府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自己辦公交公司了?還是當地社會的運輸服務跟不上政府的需求? 其實這是一些官員不愿改革、拖延改革的措施。他們總覺得失去公車,既少掉一份待遇,又少掉一份榮耀,所以總要保留公車。在政府提出市場化改革之后,先是搞公車集中管理,然后又來個公務的士,一步步地退守,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愿走市場化的路子的。這也不過是市場化改革征途上的“磨蹭計”而已。 |
相關閱讀:
- [ 05-16]“公務的士”須警惕陷入華而不實的誤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