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約好了一樣,5月16日下午,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同時宣布,對乘客端的補貼自5月17日零時正式停止,這場持續了4個多月的打車補貼戰,終于正式“熄火”。 “不補貼誰還用啊?”在一些打車相對容易的二三線城市,持這種論調的消費者不在少數。打車軟件對他們而言是省錢利器,如今實惠沒有了,當然要果斷卸載。 “補貼不可能一直持續,以后有選擇地用吧。”在北京、上海等普遍打車難的城市,“理智派”占了絕大多數。 陰謀論風生水起。“資金鏈斷了吧?玩不起了!”兩家公司的確沒少砸錢,從1月份到5月17日結束,嘀嘀打車表示補貼了14億元,快的打車則表示補貼金額超過10億元。 “肯定是虛晃一槍。公告說得明白,會換一種方式補償。”業內人士從兩家不約而同宣布停止補貼的公告中看出了端倪。“我們最在乎的是,如何讓用戶持續地關注我們。”快的打車內部人士說。 回顧這場精心設計的補貼戰就能發現,高潮迭起,包袱不斷,看似斗得你死我活,實則在一輪又一輪的戰爭中,擠掉了其他打車軟件小兄弟,聯手形成了雙寡頭格局。補貼從10元到5元,再到15元,甚至到20元,有起有落,從廣而告之到悄無聲息地調整額度,讓消費者覺得鬧心的同時卻提高司機端的補貼程度,籠絡了的哥的姐們。對于打車剛需一族,補不補貼都要打,但每天在路上跑的司機裝不裝軟件可就全憑自愿+誘惑。比較之下,聯合誰,“放棄”誰,一想便知。 用戶越“鬧心”,打車軟件越開心。就像打了多年的運營商,平日里明爭暗斗,但在月租費和單項通話這兩項涉及根基的指標上,卻對消費者說了很多年的“不”,這是通訊行業的共同“底線”。 打車軟件恐怕要短暫消停一段時間了,但別怕,他們最怕的就是消費者忘了他們,想讓他們繼續討好你?不妨靜觀其變。韓元佳 ■鏈接 美國打車軟件走高端路線 Uber是一款在美國十分流行的打車軟件。與嘀嘀打車、快的打車不同的是,使用Uber沒有現金補貼,甚至車費比在路上攔出租車還貴。 據了解,用Uber訂車,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汽車種類,是普通出租車,還是高檔車等。但總體來說,比在街上打車費用更高。在芝加哥等城市,高峰時間會漲價,而在紐約等城市,系統會自動附加20%的小費,如果是直接在街上攔出租車則沒有強制的小費,即使付小費通常最多只需要付15%。 2月13日,Uber公司宣布正式進入中國市場。Uber并沒有進行任何補貼,而是選擇和當地汽車租賃公司合作,提供豪華車型的用車。Uber中國負責人王曉峰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基于Uber的定位,不可能采取類似其他打車軟件的大幅優惠補貼的方式做推廣,但Uber面臨的挑戰還是本土化,進入中國后,Uber開通了支付寶支付功能,并推出了送舞獅、情人節送花等增值服務。韓元佳 |
相關閱讀:
- [ 05-17]打車軟件快的和嘀嘀宣布自今日起取消乘客端補貼
- [ 05-17]打車軟件快的和嘀嘀今起取消乘客端補貼
- [ 04-25]福州市民投訴:打車軟件起點定錯 沒接到就打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