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政權反對聲日漸增長 分析稱其得罪公務員
2014-05-19 10:33:09?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藍曉梅 陳瑜輝 |
分享到: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5日晚表明修改憲法解釋、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基本方向”后,希望于6月下旬通過“內閣決議”解禁集體自衛權。然而,安倍此舉遭到了日本各界的強烈反對,不僅在野黨對安倍進行了抨擊,連執政聯盟公民黨也陷入了兩難,甚至有學者稱安倍為“亡國的元兇”。在參拜靖國神社、通過《特定秘密保護法》等一系列不得人心的舉措之后,看似“穩如泰山”的安倍還能執政多久呢? 去年7月,安倍率領自民黨獲得參議院選舉的壓倒性勝利,隨后他便在內外政策中日益表現出強烈的“安倍色彩”。由于今年沒有國會選舉,而估計在明年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安倍連任的勝算極大,所以當時日本國內均一致認為接下來安倍將一馬平川,長期執政。 然而,樂觀氣氛沒有持續多久,日本政壇很快就出現了詭異的氛圍。當然那些在野黨幾乎都是“捧不起的阿斗”,無法對自民黨形成威脅。安倍最恐慌的還是后院起火,即自民黨內對安倍的不滿與日俱增。今后只要安倍稍有不慎,開罪于黨內的反對派,那郁積已久的不滿就可能如火山爆發,讓安倍吃不了兜著走。 《保密法》得罪廣大公務員 首先是去年年底在國會強行通過的《特定秘密保護法》(以下簡稱《保密法》),該法不啻是一部“備戰法”。今后什么屬于國家機密,全都由政府說了算。凡是政府不想讓公眾了解的,都可以“國家機密”的名義堂而皇之地對公眾予以封鎖。雖然自民黨內的一些派系對此充滿疑慮,但安倍挾其60%左右的支持率,在未經充分審議的情況下,硬讓國會強行表決,此舉使得其支持率隨后就下跌了10個百分點左右。該法案不僅在普通公眾中不受待見,在高層公務員和政客中也是廣受詬病。 因為根據該法案,今后在防衛、外交和反恐等部門,凡是有可能接觸機密的官員,均必須逐一接受“可靠性調查”。如被視為“不可靠”即有泄密之虞的官員,今后將不再被允許接觸任何機密文件,也即無法從事相關的工作,這樣其職業生涯實際上就戛然而止了。 除了“可靠性調查”以外,如果公務員的配偶是中國人、韓國人、俄羅斯人和伊朗人的話,則其今后的仕途也就沒有什么指望了。這實際上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公務員不僅毫無隱私可言,連內心的自由都受到侵犯。包括在出差過程中稍有一點“不檢點”或是“酒品不佳”等,也都會成為對手的把柄,遭到窮追猛打。甚至連外國相關機構也要保證“不將機密情報提供給未通過審查的官員”。這不僅包括行政部門的官員,同樣也包括國會議員。他們強行表決才得以通過的法案,到頭來卻成為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絞索,這讓這些自詡為“政治家”的人們情何以堪啊。而且這些議員入道不久,平時講話都很隨意,口風一點不緊,今后這些人能接觸的信息也將會被嚴格篩選。連相關的信息都不掌握,參政議政又從何談起呢? 今年4月開始日本的消費稅從原先的5%上調至8%,工資不漲稅收增加,工薪階層自然是怨聲載道。按照預定計劃,明年10月消費稅還要繼續上調至10%,是否如期上調應在今年12月決定。目前所謂“安倍經濟學”的利好早已出盡,其上任之初的經濟紅火勢頭已成強弩之末。 “拜鬼”惹惱內閣“大管家” 在外交領域安倍也毫無建樹。去年他馬不停蹄往外國跑,先后訪問了25個國家,有些國家還不止一次。以至外務省的相關經費大大超支。安倍頻頻出訪的目的只有一個,即拼湊所謂“對華包圍圈”。在財政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毫無節制地燒錢,這個所謂的“包圍圈”至今連八字都沒一撇。安倍在外交上剛愎自用,對外務省的勸告完全置若罔聞,外務省根本左右不了他。去年年底安倍不管三七二十一,悍然參拜靖國神社,結果受到了國際輿論的共同譴責,反而是自己受到了“包圍”。 其實,對安倍的參拜舉動,不僅中韓鄰國和美國等國家強烈反對,國內在野黨予以強烈抨擊,在自民黨和內閣中也是嘖有煩言,包括官房長官菅義偉和自民黨干事長石破茂都對參拜持否定意見,以至安倍只能在臨行前才電話告知,足見他心里有鬼。菅義偉在電話中非常明確地表示:此舉不妥!但安倍完全置之不理。這是菅義偉出任安倍內閣的“大管家”以來,安倍首次對他采取如此漠視的態度。其實安倍本來是準備在上任后的次日就參拜的,以此作為其重新主政日本的“閃亮登場”,正是在菅義偉和其政務秘書的一再勸說下才“隱忍”了一年。 安倍重新上臺后主要通過三個領域推行其政策:行政體系、經濟部門和意識形態。在行政部門人脈極深的菅義偉竭力穩住右翼勢力,最大限度地釋放經濟潛力,才使得安倍內閣在啟動之初能出現一個較理想的局面。然而安倍最后仍一意孤行,悍然前往“拜鬼”,當然使菅義偉感到寒心。此舉同時也清楚表明:目前自民黨內完全缺失制衡功能。 夫人昭惠也成“重大隱患” 連安倍的夫人昭惠也成為一個“重大隱患”。去年11月,安倍昭惠居然在《北海道新聞》主辦的演講會上,公然抨擊安倍向國外出口核電設備的政策。因為在昭惠看來,在福島核泄漏的事故處理遲遲沒有進展的情況下,日本的核電設備怎能向其他國家出口?她對安倍表達了這一想法,然而安倍卻根本不聽!她甚至還明確表示,她就是“家庭內的在野黨”,盡管安倍不樂意聽,但她該說還是要說。該報次日刊出了這一演講內容。去年5月她陪同安倍訪問土耳其,安倍此行的最大目的就是向對方推銷核電站。對此昭惠居然與土耳其居爾總統的夫人在“反對核電”問題上取得了共識。此外,盡管安倍上任以來明顯惡化了與中國和韓國的關系,但昭惠卻依然堅持只身參加相關的交流活動,夫妻倆之間出現了明顯的反差。安倍這次重返首相寶座,其口號之一就是“發揮廣大婦女的作用”,對妻子如此不給面子無可奈何。于是只能在“臉譜”上如此自我調侃:欲求得家庭幸福,就什么都得聽太太的。 右翼色彩或迫使公明黨“倒戈” 因此,安倍政權實際上已是險象環生。例如在去年10月27日的川崎市長選舉和11月17日的福島市長選舉中,自民黨所推出的候選人均慘遭滑鐵盧。今年1月19日的沖繩名護市長選舉,反對遷徙美軍普天間基地的前市長稻嶺進,以壓倒優勢戰勝了自民黨候選人。盡管自民黨一再吁請與其聯合執政的公明黨鼎力支持,但公明黨就是按兵不動,相反約20%的該黨支持者將選票投給了自民黨的反對者。其實只要公明黨愿意伸手拉一把,這一局面完全可以逆轉。 因為安倍日益明顯的右翼色彩,正在迫使公明黨認真考慮是否應與自民黨分道揚鑣。如果該黨不對安倍諸如修憲和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等右翼路線明確說“不”的話,那將會使公明黨失去其存在價值和民意基礎。雖然公明黨本身的能量未必能左右日本政壇,但該黨卻完全有可能使自民黨在眾議院的席位銳減100席,這是對自民黨的有力掣肘。沒有公明黨的協助,自民黨還能一手遮天嗎?(作者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信息所所長陳鴻斌) |
相關閱讀:
- [ 05-16]日媒調查:半數民眾反對安倍政權變更憲法解釋
- [ 05-14]日媒:安倍政權將以“安全保障論”為由架空憲法
- [ 05-12]中日“融冰”需安倍政權迷途知返
- [ 05-10]日本政要密集訪華 中日"融冰"需安倍政權迷途知返
- [ 05-04]日本民眾游行反對安倍政權修憲企圖
- [ 04-27]奧巴馬訪韓批安倍政權慰安婦表態
- [ 04-23]安倍政權正在耽誤日本前途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