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劉水明呂可丁】埃及“穆希特”新聞網17日刊文建議,為防止克隆產品對正宗埃及工藝品帶來威脅,導致埃及傳統手工藝逐漸消亡,文化遺產部應“啟用”遺產保護法。 報道稱,除阿拉伯語外,漢語在埃及各大手工藝市場悄然流行,甚至成為取代英語的通用語言。來埃及旅游的游客經常發現,他們買到的某個傳統手工藝制品包裝里竟是中文說明書。在著名的汗·哈利利市場,游客能輕易找到“中國造”產品,其中,埃及文物仿制品居多。過去,埃及當地傳統手工業制造的紙草畫、金字塔模型等是赴埃游客青睞的商品。近幾年,“中國造”的文物仿制品以低廉的價格吸引了眾多外國游客的目光。埃及手工業者對此十分不滿,埃及政府也承認,大量“中國造”產品搶占了埃及傳統手工藝品市場,以文物仿制品為主要產品的傳統手工業面臨消亡危機。 文章呼吁,文化遺產部應對埃及古代文物造型進行管理,根據1983年頒布并于2010年修訂的《文化遺產保護法》規范文物仿造品的營銷,比如,海關要加強監控,防止克隆埃及文物的中國工藝品入境;給予高價進口工藝品原材料的埃及人補貼,同時對進口原材料加強監督,以確保其質量;制訂保護埃及傳統手工藝的計劃,開設新工場,培養更多青年人從事這項工作,并在物質上給予支持;旅游發展局要為生產和銷售埃及工藝品開拓境外市場。 |
相關閱讀:
- [ 05-19]埃及再判160余名穆兄會人員入獄
- [ 05-19]埃及兩法院集體審判170人 多面臨10年以上刑期
- [ 05-16]埃及總統候選人呼吁美國幫助埃及對抗恐怖主義
- [ 05-15]埃及法院判決穆兄會前最高領導人罪名不成立
- [ 05-13]埃及總統候選人塞西向青年拉票 承諾留助理職位
- [ 05-11]以色列前總理呼吁美國支持埃及總統候選人塞西
- [ 05-08]考古學家在埃及南部發現距今5600年古墓(圖)
- [ 05-05]埃及電視臺長直播中怒斥女主播 被批蠻橫(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