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5月18日報道,原題:報告顯示:中國執世界大宗商品之牛耳 對即將成為今年原材料市場關鍵推動力的中國而言,糧食、金屬和肉類只是被其如饑似渴的經濟“狼吞虎咽”的三種大宗商品。法國錫瑞鐠大宗商品研究所本周的報告稱,“未來幾個月,全球市場將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哪怕最輕微的噴嚏。” 近年來,在新興中國富裕買家與日俱增需求的推動下,世界大宗商品價格急劇飆升,坐擁巨額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有大舉買進甚至高價競買的“火力”。去年,中國取代印度成為最大黃金消費國。中國不僅接近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且隨著更多民眾吃得起肉和乳制品,還成為農牧產品的龐大消費國。 全球經濟危機后,中國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更具影響力。連法國高檔葡萄酒也受中國需求的拉動。但隨著北京逐漸使經濟不再依賴投資,中國增速開始放緩,并已對金屬市場造成巨大沖擊。報告稱2013年(全球)原材料平均降價5%,今年會進一步降價。即便如此,“目前(中國增長)放緩,不應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出現)重大調整”,該報告稱,“相反,(中國)增長模式的緩慢轉變和進一步發展,均表明其對原材料的需求將繼續上升。” 2013年中國在近10年來首次恢復對國際小麥的進口,鞏固了世界谷物市場關鍵玩家的地位。中國還已成為世界牛肉產品的第二大買主,近年來牛肉進口量翻兩番。照此趨勢,它“將顛覆全球牛肉市場”。與之類似,中國成了全球乳制品市場的關鍵。 最近幾個月,作為中國主要進口產品的幾種農業大宗商品,如大豆、小麥和玉米,都已感受到北京調整政策的影響。由于北京對待轉基因糧食的立場變硬,美國對華玉米出口迅速枯竭,大豆價格也因擔心中國因素而受損。中國人對咖啡和可可的消費也在增長,它們是為數不多未被中國崛起所影響的大宗農業商品。(丁雨晴譯) |
相關閱讀:
- [ 05-09]西退東進時代,我國大宗商品市場的變革與機遇
- [ 01-26]昨國內大宗商品漲跌互現
- [ 01-24]三明林業大宗商品交易邁向“深水區”
- [ 01-13]省工商聯建議:在廈門建立大宗商品交易平臺
- [ 12-06]德意志銀行大規模撤出大宗商品市場
- [ 11-13]上期所擬在自貿區建大宗商品交易平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