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一季度城鎮污水處理量相當千個西湖
2014-05-21 06:42:56?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5月20日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顯示,截至2014年3月底,我國設市城市、縣(簡稱城鎮)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3622座;一季度,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污水109.9億立方米,污水處理量相當于1067個西湖。 截至3月底,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約1.53億立方米/日,較2013年底新增約430萬立方米/日。在全國設市城市中,除西藏日喀則、海南三沙市外,全部建成投運城鎮污水處理廠,共計2051座,形成污水處理能力1.26億立方米/日,較2013年底新增約340萬立方米/日。全國已有1381個縣城建有污水處理廠,占縣城總數的85.0%;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1571座,形成污水處理能力2758萬立方米/日,較2013年底新增約90萬立方米/日。 一季度,污水處理廠處于高負荷運行。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一季度累計處理污水109.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2%;運行負荷率達到79.9%,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其中36個大中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城鎮污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污水量40.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1%;運行負荷率為83.3%,與去年同期持平。 污水處理廠在緩解水體污染上繼續扮演重要角色。一季度,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累計削減化學需氧量總量288.8萬噸,同比增長6.6%;平均削減化學需氧量濃度達到262.2毫克/升,同比降低0.8%。 在住建部對各省和36個大中城市一季度城鎮污水處理工作情況的考核和排序中,省級前3名是重慶、山東、陜西,36個大中城市前3名是濟南、西安、石家莊。 我國實際污水處理量目前在世界上排首位,已成為污水處理的大國。與此同時,我國污水處理配套管網的建設滯后、污染物削減效率偏低等問題仍普遍存在。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到2015年全國城鎮污水管網要達到32.5萬公里,“十二五”期間新增近16萬公里,是2010年底全國城鎮污水管網的總和,比“十一五”期間新增管網長度增長155%,但管網建設滯后仍然是當前最突出的問題,直接影響到污水的收集和污水處理能力的發揮。 此外污水處理廠負荷率高但處理效能低也是重要問題。按照國際上對水污染控制的要求,我國污水處理廠的容積負荷率至少比國外高出3倍。據測算,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上的地區都應該實施雨污分流。但實際上許多地方還沒有進行雨污分流,造成污水處理效能下降。本報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陸婭楠) |
相關閱讀:
- [ 05-18]住建部專家回應“樓市崩盤說”:不會出現房地產暴跌
- [ 05-16]住建部專家回應房地產“崩盤”一說:不會暴跌
- [ 05-15]媒體:住建部在樓市調控上始終未見發聲耐人尋味
- [ 05-12]陳政高信號:住建部“調控之手”轉向
- [ 05-06]“白了頭”的住建部部長:交棒時間遭遇樓市大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