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官員為政績造腐敗工程 債務風險留后任
2014-05-21 06:40:2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的意見》提出,今年將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限額控制,分類納入預算管理。開明渠、堵暗道,建立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專家表示,雖然地方債規模近年來日益擴大,但是當前還不存在系統性風險,不過如果盲目舉債、只管借不管還的舉債方式仍然持續下去,那么終將會釀成巨大的債務與金融風險。因此,現階段規范管理地方債務顯得尤為重要。 【管借不管還局部存在】 數據顯示,從2007年末至2010年末,地方債從不足5萬億元上升到10.7萬億元,翻了一番。而從2010年末至2013年中,地方債務余額則再度增長約80%至17.89萬億元。央行近日對外發布報告稱,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正逐步進入還債高峰期,約37.5%的貸款在2013年至2015年內到期。隨著到期潮的逼近,目前無論哪一級地方政府,集中還款風險都迫在眉睫。 事實上,盲目舉債、管借不管還的現象在局部地區依然存在。地方債危局的背后是為維持增長速度而進行的大量無計劃舉債,以及無數基建和房地產項目。隨著中國經濟降速,要化解這些債務顯得越發艱難。 “隨著平臺融資集中到期,未來兩年到期債務規模增長更快,地方財政收入增幅則難以大幅提升,屆時地方政府以及融資平臺將面臨更大的還本付息壓力。” 中國銀行高級經濟研究員黃少明表示,目前大多數地方政府把還債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賣地上,一旦房地產市道下滑或轉向,還債希望就會落空。 在央行副行長劉士余看來,地方債務所帶來的道德風險更值得警惕。他表示,在目前地方長官任命制的背景下,很多官員為了滿足自己任期內政績的需要,大搞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甚至通過盲目的國內生產總值擴張,來提前攫取社會資源和經濟增長的后勁,制造一大堆腐敗工程,將還款責任和債務風險留給后任。 |
相關閱讀:
- [ 05-20]中國經濟將進入“新常態” 央行出手穩樓市(圖)
- [ 05-20]央行批準上海設黃金國際板 有望獲得黃金定價權
- [ 05-20]央行窗口指導房貸顯效:工行中行力挺 興業降首貸利率
- [ 05-20]央行月末維穩 正回購操作量創一個半月新低
- [ 05-19]外媒看中國:央行力挺房貸 但樓市調整勢在必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