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官員為政績造腐敗工程 債務風險留后任
2014-05-21 06:40:2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整體不存在系統風險】 盡管地方債風險越來越大,但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看來,無論現在地方債務規模究竟有多大,以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潛能和中國政府財政的實力,化解都不是大問題。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李晶也表示,地方債對中國經濟不會造成很大風險,規模還在可控范圍內。17.89萬億的地方債,為全年GDP的約30%。加上中央政府債務,中國政府債務總額約為全年GDP的56%,這個比例仍低于很多新興市場國家和發達國家。 李晶分析,在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上,中國還具備一定的有利因素。首先,中國的財政收入一直保持比較高的增長,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也高于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第二,中國政府擁有國有企業和土地等大量資產,國有資產增長可能已經超過政府債務增長;第三,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較高的居民儲蓄率和較低的外債水平都可以為政府解決地方債問題提供較大緩沖。 “只要我們經濟能夠保持7%的增速,基本上這個債務危機就不大。”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對本報記者表示,地方政府發債的主要目的是基礎設施建設,今年要還的地方債總額大概2.4萬億,我們允許地方政府借新還舊,借長還短,主要目的是把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往后延,等高峰期過了之后風險壓力自然下降。此外,地方政府可以適當多發債券,地方政府的杠桿率可以適當提高,來防止違約風險。 【開明渠堵暗道規范管理】 盡管地方債目前不存在系統風險,但隨著債務增量的不斷提升,加之產生政府債務的根源仍然存在,如果以目前的方式持續下去,最終將造成巨大的債務與金融風險。 此次公布的《意見》給解決地方債問題開出了藥方,明確了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制度。“地方政府的政績觀和財政體系不健全是導致目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問題的兩大根源。”高培勇指出,地方債是一個很特殊的問題,目前的情況一方面要允許地方政府發債,同時又不能讓地方政府亂發債,前提就是必須健全地方財政體系。高培勇認為,目前可以由地方政府發債,由中央政府代發,或者地方政府發債經中央政府審核之后由地方政府去管,這兩種辦法結合著使用。 黃少明也建議,從短期來看,對財政狀況不佳的省份或地區,可以通過加大中央財政轉移或借由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來完成;而從長期來看,地方債的解決還有待體制的改革和相關機制的建設。 |
相關閱讀:
- [ 05-20]中國經濟將進入“新常態” 央行出手穩樓市(圖)
- [ 05-20]央行批準上海設黃金國際板 有望獲得黃金定價權
- [ 05-20]央行窗口指導房貸顯效:工行中行力挺 興業降首貸利率
- [ 05-20]央行月末維穩 正回購操作量創一個半月新低
- [ 05-19]外媒看中國:央行力挺房貸 但樓市調整勢在必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