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柳州5月21日電(韋崇結 李開拓 蘭秋芳)廣西柳州市警方21日通報,5名男子虛構“中央民政資產管理委員會”機構,以幫助“三線建設”民兵獲取國家補助,騙取該市柳城縣300余名“三線建設”民兵錢財62萬元。目前,該團伙成員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據介紹,“三線建設”指自1964年開始,中國政府在中西部地區開展的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建設。其開始的背景是中蘇交惡與美國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攻勢。其中,修建襄渝鐵路線的民兵被稱作“三線民兵”。 據警方介紹,2014年4月8日,該市柳城縣太平鎮71歲的覃某來到太平派出所報案稱,其和另外300多名當年參加過“三線建設”的民兵被人騙了62萬元。 覃某稱,2012年10月份,3名自稱是“中央民族資產管理委員會”的“劉一民主任”、“陳曉波科長”和“劉利平秘書”的中年男子來到柳城縣太平鎮,稱國家欲解凍備戰備荒的一筆錢,給予“三線建設”民兵每人每月補貼255元至275元不等,補貼金從1969年開始至2013年。 3名男子要求覃某等人收集當地“三線建設”民兵的情況和信息,登記造冊后拿到國家民政部報批。每個人需交300元的信息費,否則不能獲得補貼款。 聽到有補償款領,曾參加過“三線建設”的覃某等人收集了1000多名參加“三線建設”的民兵名單及現金30多萬元。但因對方要求覃某通過銀行轉帳匯款,其心生懷疑并未交款。隨后部分“三線建設”民兵認為此事不可靠,要求退錢。最終仍有300多人未退錢,認為能夠領到補貼款。 幾天后,“陳曉波科長”打電話給覃某等人,稱可以幫覃某等300多人上報材料,爭取補貼款,覃某等人將300多人的信息費共9萬多元轉入了“陳科長”給的銀行賬號。 2013年9月,“劉主任”稱覃某等300人的勞務補貼民政部已批下來,共計有470多萬元,每人可分15至20萬元,但每人要交納3000元“解凍費”才能領錢。覃某等人又將53萬元分多次轉給“陳科長”。 后“陳科長”又稱每人需繳納2800元銀行手續費、辦理資金來源證等費用。覃某等人感覺不妙,多次打電話詢問,兩人以各種理由推脫。直至今年4月初,覃某等人打3人電話,發現已停機,才意識到上當受騙,趕忙向警方報案。 接案后,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偵辦此案。偵查過程中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所提供的身份證均為假證件,其“中央民族資產管理委員會”的單位并不存在。5月13日凌晨,警方在河池市東蘭縣抓獲犯罪嫌疑人王某、張某、何某等3人,并繳獲用于詐騙的文件等物品。 經查,三名犯罪嫌疑人自2012年以來,伙同潘某、吳某等人冒充國家民政部及下屬機構工作人員,以幫助參加“三線建設”的民兵獲取國家補助為幌子,騙取柳城縣300多名“三線”民兵共計62萬多元。 嫌疑人還供述在柳州其他縣市、廣西百色市、云南省和貴州省等地均有過作案。5月14日和5月16日,犯罪嫌疑人潘某、吳某在南寧先后落網。 目前,王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還在正一步審理中。 |
相關閱讀:
- [ 12-19]男子虛構中美資產解凍 詐騙巨額財產終領重刑
- [ 05-17]男子虛構身份誘工友投資 騙取2萬后潛逃被捕
- [ 02-26]男子虛構解凍民族資產詐騙9000余萬
- [ 12-25]寧波一男子虛構生意騙同學170萬 稱為尋求平等感
- [ 12-03]男子虛構新區建設工程騙取承包人180萬元被刑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