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華人員侵害案為何漸多:中國公民愛露富易成目標
2014-05-22 07:01:08??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國駐利比亞使館21日證實,一名中國工程師在利比亞東部城市班加西遭武裝分子槍殺。 這名中國工程師來自一家中國建筑公司。20日下午,六七個蒙面持槍歹徒乘兩輛大型皮卡進入這家建筑公司位于班加西的一處工地,將這名工程師綁架到工地外槍殺。 中國駐利比亞使館得知消息后,立即啟動應急機制,臨時代辦顏建群前往利比亞外交部提出嚴正交涉,要求立即對事件進行調查,切實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在利比亞中國公民的安全,并妥善處理好善后事宜。 使館經濟商務處參贊蕭文生前往利比亞住房部并會見我企業工程項目業主,就這一事件提出交涉。該處21日凌晨再次發出警示,提醒駐利中資企業人員注意安全,近期內避免外出。 □分析 涉華人員侵害案為何漸多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中國社科院亞太研究所研究員許利平等專家認為,排除當地政局和自然災害等因素,近年來海外涉華人員受侵害案件增多主要有四大原因。 1所在國社會治安混亂 中國外交部從2006年至2012年發布的安全預警信息顯示,因治安問題發布的預警中,出現次數最多的3個國家是尼日利亞、南非和安哥拉。 到了年底,中國人更是一些國家不法分子,乃至政府人員眼中的“肥肉”,敲詐事件更為頻繁。在菲律賓,年底抓扣小商品市場里的中國商人已被視作當地“傳統”,執法人員經常以查核居民身份為由抓扣商人,待對方交錢后放人。而一些中國公民往往抱有“花錢消災”的心理,給對方可乘之機。 2法律維權意識淡薄 中國公民在海外受侵害后,通過法律維權或尋求領事保護的人并不多。由于法律維權意識不強,又存在花錢消災的心理,一些人遇上麻煩后從未想到尋求使館幫助。一些在海外經商的華人坦言,他們早就養成在外低調做人的習慣,再想辦法與當地官員保持良好關系,真出了問題,就找人花錢擺平。 3愛露富容易成目標 一些中國公民到了海外往往大手筆買車、買房,體現“露富”心態,導致當地民眾心理失衡,產生妒忌。無論是定居海外的華人,還是中國旅游團,都以現金多而著稱,也容易成為犯罪集團的目標。另外,不少華人做生意喜歡用現金交易,年底還大筆往國內匯款,更讓不法分子有了覬覦之心。 4漠視別國文化法律 一些海外歸國人員說,不少海外華人習慣“熟人文化”,不尊重他國法律,一些國外華人社區甚至出現賭場和地下組織。一些華人依靠同鄉和熟人違規拆借資金,利用游離于駐在國金融體系外的循環融資,種種做法違反當地法律,容易成攻擊目標。 長三角地區一名經營境外業務的商人反映,一些中國人在國外公共場所不排隊,行車不按規矩,出游不講文明,甚至清晨開大功率音響跳廣場舞等,引發當地居民排斥,甚至敵對情緒。 據新華社電 |
相關閱讀:
- [ 05-05]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就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發布2014年報告涉華內容答記者問
- [ 05-04]中國外交部:美反恐報告涉華內容不實
- [ 05-02]外交部:中方對美國國務院反恐報告涉華不實之詞不滿
- [ 04-27]“日本涉華密檔”系列圖書出版 證實日侵華歷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