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局勢現曙光? 25日將迎來總統選舉
2014-05-22 08:14:2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藍曉梅 李艷 |
分享到:
|
20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表決通過《相互諒解與和平備忘錄》,呼吁所有烏克蘭人放棄激進行動和仇恨,一起回到發展和建設統一的烏克蘭的工作中來,為維護共同家園——烏克蘭而團結起來。 烏克蘭局勢似乎露出了一絲曙光。19日普京再次下令,要求在邊境地區參加例行演習的部隊返回其常駐基地。“普京大帝”再三釋放善意,留出對話空間。 25日,風雨飄搖的烏克蘭將迎來總統選舉。在克里米亞公投并入俄羅斯之后,在東部兩州局勢依然緊張之時,烏克蘭的命運令世界緊張。 此前,眾多評論家持悲觀預期。有人認為烏克蘭早已陷入事實上的內戰,如今局勢更是朝著全面內戰的方向行進;有人認為烏克蘭有可能完全分裂,成為另一個南斯拉夫;有人認為,烏克蘭危機最好的解決時機已經錯過,接下來只會越來越糟;當然,也有人認為各方的妥協才是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出路,也是目前最現實的解決方案。 地緣政治夾縫中的必爭之國,這是烏克蘭的宿命。風云變幻中,烏克蘭本身的無助顯露無疑。這場危機中的主角無疑是俄羅斯和與之相對的歐美西方陣營。那么,掌控烏克蘭命運的對立雙方又是怎樣的態度? 對俄羅斯而言,排美拉歐、確保烏克蘭中立似乎是最佳結果。于是,以強硬姿態取得克里米亞控制權之后,俄羅斯實現“柔和”轉身,頻頻釋放善意信號,表達對話解決烏克蘭問題的愿望。不過,俄羅斯的表態在西方眼中卻似乎僅僅是“空頭支票”,并無實際行動的支撐,當然換不來熱情的回應。 對美國而言,奧巴馬政府在烏克蘭問題上保持了其在利比亞、敘利亞等問題上“盡量少摻和”的態度,既不希望自身利益受損,又不愿過多介入過多出力。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形象已然受損的美國已經很難做到一呼百應。 對諸多歐洲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已經把他們與俄羅斯緊密相連,在強大的經濟利益面前,他們制裁俄羅斯的動力實在不足。于是乎,西方陣營難免顯露出七零八落的不團結態勢。 在大國博弈的你來我往中,烏克蘭東西部的矛盾被放大,整個國家搖搖欲墜。如今,唯一的希望或許就在于各方的共識:戰爭是災難。 烏克蘭將走向何方?夾縫中的烏克蘭無助地等待命運的宣判。 |
相關閱讀:
- [ 05-22]盤點烏克蘭總統選舉4名主要候選人
- [ 05-21]拜登:俄若“破壞”烏克蘭大選 將受更嚴厲制裁
- [ 05-21]博弈烏克蘭,美國外交陷被動
- [ 05-21]烏克蘭危機引多方博弈 美國外交不利已陷被動
- [ 05-21]法國外長稱若俄干擾烏克蘭大選 歐盟將追加新制裁
- [ 05-21]烏克蘭建議歐洲在烏俄邊境地區購買天然氣
- [ 05-21]潘基文會晤普京 磋商烏克蘭、敘利亞等地局勢
- [ 05-20]烏克蘭稱東南部多地無法開展總統大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