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簽署天然氣30年合作協議 2018年開始供氣
2014-05-22 11:46:49??來源:重慶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中俄簽署天然氣30年合作協議 我國每年增加供氣380億立方米 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21日在上海共同見證中俄兩國政府《中俄東線天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的簽署。 2018年開始供氣 根據雙方商定,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30年。 合同約定,主供氣源地為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州科維克金氣田和薩哈共和國恰揚金氣田,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負責氣田開發、天然氣處理廠和俄羅斯境內管道的建設。中石油負責我國境內輸氣管道和儲氣庫等配套設施建設。 中俄東線天然氣項目將把來自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天然氣資源輸送至我國東北入境。這條管線將與已經投運的中俄原油管道一起,構成我國油氣進口東北戰略要道上的天然氣進口大動脈。 談判十余載終結碩果 歷經十余載,中俄天然氣管道談判終于開花結果。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說,中俄東線天然氣項目的最終落實,意味著我國天然氣進口多元化的戰略布局基本完成。我國天然氣進口東北、西北、西南及海上四大通道的布局最終敲定,有助于實現天然氣進口的多渠道、多來源與多品種,對于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意義重大。 中俄天然氣合作的探討啟動于上世紀末我國天然氣市場剛剛發展之際,歷經十余年之久。管線的走向、資源的落實、乃至價格如何確定,都成為談判的焦點。期間,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不斷變化,國際能源市場劇烈變革,中俄兩國內外部因素均發生巨大的變化。 劉毅軍認為,這條管線的落實,將使我國天然氣市場與歐洲市場連接。在全球天然氣市場中,以中國為中心的亞太市場重要性進一步提升。 每年380億方進口天然氣資源將進一步滿足我國對于清潔資源的渴求。此次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目標市場主要是我國東北、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并將通過管道聯網,平衡全國供氣格局。 據新華社、央視 380億方天然氣啥子概念 相當于我國天然氣年消費量23% 根據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統計,2013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到167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9%,成為世界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未來數年,我國天然氣消費可能繼續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長。 中國一億個三口之家年用氣量 380億立方米量很大,相當于每年為中國一億個三口之家提供燃氣。 |
相關閱讀:
- [ 05-22]中俄聯合軍演圖上推演3小時 與實戰彩排相當
- [ 05-22]軍事專家:中俄再攜手為世界和平增加正能量
- [ 05-22]中俄海上聯演高規格罕見 無預案自主對抗引關注
- [ 05-22]中俄合作讓歐洲“著急” 西方擔憂俄轉向東方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