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婦三天后丟了性命 小龍蝦本身不可怕,但其身上攜帶各種細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得當心 正是小龍蝦大量上市的日子 昨天卻有人因它丟命 清洗小龍蝦時手指被鉗傷 七旬老婦三天后丟了性命 小龍蝦本身不可怕,但其身上攜帶各種細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得當心 □通訊員 徐尤佳 本報記者 何麗娜 “有個人被小龍蝦咬死了!”昨天下午,杭州市中醫院內很多人在傳這樣一個駭人聽聞的消息。 被小龍蝦咬一口,會致人死亡?是小龍蝦身上含有劇毒?還是小龍蝦的鉗子有巨大的殺傷力?正是小龍蝦大量上市的季節,我們能放心享用這口美味嗎? 聽到這個消息后,記者帶著各種疑問采訪了參與搶救的醫生。 被小龍蝦鉗傷手 七旬老太發病 昨天中午12點多,一輛120急救車駛入杭州市中醫院。 “醫生,快救救我媽,千萬不要讓她出什么事啊。”車上抬下一副擔架,隨車的中年女子一邊喊著一邊已經哭成了淚人。擔架上躺的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太太,她雙眼緊閉,身上蓋著毯子,露在外面的左手又紅又腫,上面的皮膚多處潰爛。 老太太姓葉,今年70歲,是從湖州當地醫院轉送過來的。送來時,葉老太心跳已經驟停過兩次,并陷入昏迷狀態。究竟是出了什么事?隨車的中年女子告訴醫生,事情的起因還得從三天前她的左手被小龍蝦的鉗子給鉗了一下說起。 那天是周末,一大早葉老太去菜場買菜,看見一攤位正在賣小龍蝦,想想家里人都很愛這口,而且小龍蝦看上去很新鮮活絡,張牙舞爪地爬來爬去。于是就買了一斤回家,準備中午給全家做頓香辣小龍蝦。 小龍蝦喜歡生活在污水之中,身上必定很臟,所以老太太一回到家,就找了個刷子忙活著清洗起來。萬萬沒想到的是,她的手剛伸到裝小龍蝦的塑料袋里,左手食指就被狠狠地鉗了一下,一陣刺痛后,左手食指上的鮮血就流了出來。因為趕著要做午飯,再加上又是被其貌不揚的小龍蝦給鉗了一下,葉老太也沒當回事,拿張餐巾紙將血一擦,繼續干活。 當天中午的小龍蝦得到了全家人的贊嘆,家人也關心地問她被咬的手要不要緊。“沒事的,血馬上止住了,我創口貼也貼上了。”葉老太給大家看了下自己的左手,確實沒什么問題,大家也就放心下來。 誰都沒有想到,到了傍晚,葉老太被咬的左手莫名奇妙地紅腫起來。第二天上午,葉老太便開始發起高燒,并很快陷入昏迷狀態。家人急忙將她送到當地醫院。可是,搶救了一天,還是沒有一點起色,期間心臟發生過多次驟停。當地醫生們覺得情況兇險,建議他們將病人轉送到杭州大醫院進行救治。 于是,昨天中午,奄奄一息的葉大媽被送到杭州市中醫院搶救。 老太太可能死于厭氧菌感染 “病人來了醫院之后,皮膚科、外科專家先后會診,并被立即送進ICU進行搶救,但最終還是沒能救回來。”該院參與搶救的皮膚科主任陶承軍說。 陶主任是第一個接觸到病人的醫生,看著病人腫脹且發紫的傷口,感覺與被毒蛇咬傷很像。不過聽到家屬說老太太是被小龍蝦的鉗子鉗了一下,陶主任與其他參與搶救的醫生討論后,推測老太太很可能死于厭氧菌感染。 “厭氧菌,顧名思義就是不喜歡氧氣的細菌,它們在有氧氣的環境中就無法生存,但在不與氧氣接觸的狀態下就能大量繁殖。我們仔細查看了老太太的傷口,與厭氧菌感染的癥狀與表現正好吻合。老太太傷口的厭氧菌由來,最大的可能是來自于小龍蝦。”陶主任解釋。 大家都知道,小龍蝦生活在污水中,身上帶著很多細菌,當它用鉗子深深扎進人的身體之后,厭氧菌就會在這個深得不與氧氣接觸的傷口中大量繁殖,并且還會隨著血液擴散,影響身體其他臟器的功能,嚴重的則會導致死亡。 身體免疫力較弱的人,最好別接觸小龍蝦 被小龍蝦一鉗就可能會送命,那它身上攜帶的細菌會通過嘴巴吃進肚子嗎? 陶主任說,大家完全不用為此擔心,小龍蝦本身無毒,至于寄生在它們身上的細菌,只要清洗干凈并燒熟,就不會進入消化道來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被小龍蝦鉗了之后都會送命。“現在正是小龍蝦大量上市的時候,杭州有的地方專做龍蝦生意,他們天天跟小龍蝦打交道難免會被弄傷,也沒見他們上醫院求救。”陶主任說。 被小龍蝦鉗傷之后,問題的嚴重程度完全取決于個人的身體免疫力,像那些做小龍蝦生意的人,身體底子就好,受傷以后基本不會有什么大礙。但葉老太太本來就有心臟病、高血壓、肝病等一系列的基礎疾病,對細菌的耐受與抵抗力都會比常人差很多,所以一旦被感染就會很快嚴重起來。 所以,陶主任特別提醒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或是身體抵抗力比較差的人,最好別與小龍蝦接觸。同時,建議在清洗小龍蝦時,也最好能戴上手套等工具保護好自己。萬一不小心被小龍蝦弄傷,一定要馬上消毒,擔心的話,可上醫院打破傷風針,以防細菌感染。 ■小貼士 日常生活中如何處理小扎傷 一個被小龍蝦鉗子鉗出來的小小傷口,竟可能導致危及性命的后果。再細想一下,平常我們生活中被戳傷或是扎傷的小傷口也有很多。 “在看起來細小但實際比較深的傷口中,如果不及時進行適當的處理,非常容易發生厭氧菌感染,這也就是為什么有的傷員到了醫院之后,醫生會幫他把傷口打開,讓厭氧菌充分暴露在有氧的環境中死亡。”杭州市三醫院院感科科長周卓康說。 所以比較妥當的做法是,如果碰傷或是被尖銳的東西刺傷,只要有傷口,無論大小都可能感染上各種病菌,就該及時防治,避免小傷變大病。 對于普通大眾來說,不妨試試以下這三種方法: 1、日常受刺傷、扎傷時,應及時把傷口的血擠出來,并盡快用藥水消毒。 2、如果傷口小而深,容易出現厭氧菌感染,應盡快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疫苗。 3、密切觀察傷口變化,若經過上述處理后,紅腫發痛等相關癥狀仍有增無減,應及時就醫,必要時點滴消炎藥抗感染治療。 |
相關閱讀:
- [ 05-22]7旬老婦洗小龍蝦時手指被鉗傷 三天后發病身亡
- [ 05-14]臺灣北部濕地遭小龍蝦入侵 破壞農田影響生態
- [ 04-05]美國繼續對中國輸美小龍蝦尾肉征收反傾銷稅
- [ 07-31]央視曝光小龍蝦 還敢吃嗎
- [ 07-23]旅意華人非法捕撈小龍蝦被起訴 處600歐元罰款
- [ 05-28]21歲小伙患哈夫病生命垂危 疑因吃小龍蝦導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