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5日電 綜合報道,2014年2月22日,烏克蘭發生政權更迭。烏克蘭最高議會罷黜了前總統亞努科維奇,修改了憲法,并將總統大選定于5月25日舉行。在這段時間里,議長圖爾奇諾夫一直代執行國家元首職責。 烏克蘭實行多黨制,截至2012年2月,共有198個政黨在烏司法部注冊登記,其中影響較大的政黨有五個,分別為地區黨、季莫申科集團(即祖國黨)、“烏克蘭爭取改革民主同盟”(打擊黨)、烏克蘭自由運動(自由黨)以及烏克蘭共產黨。 地區黨是烏克蘭第一大黨,立場為中左派。于1997年10月成立,最初稱地區復興黨,2001年3月更名為地區黨。主張建設繁榮昌盛的民主法制國家,通過誠實勞動建立以中產階級為主的公平、穩定社會。保護公民利益,主張俄語成為官方語言。前總統亞努科維奇曾為地區黨名譽主席。 季莫申科集團(祖國黨)系在全烏克蘭“祖國”聯盟基礎上組建的政黨聯盟,立場為右派。主張建立民主國家和公民社會,推行市場經濟,擴大社會福利,加速私有化進程。前總理尤利婭·季莫申科為黨派領導人。 “烏克蘭爭取改革民主同盟”(即打擊黨)是烏政壇新崛起政黨,前身為2005年3月成立的“新國家”黨。其主張建立民主國家,發展社會市場經濟,保證法律至上和公民權利、自由,向歐洲標準看齊。強調政治和經濟變革,呼吁建立平衡的權力體系,強化公民社會作用,鞏固憲政制度,現任主席為世界重量級拳王維塔利·克里奇科。 烏克蘭自由運動(自由黨)是激進民族主義政黨,前身是1991年9月29日成立的烏克蘭 “社會—民族黨”。主張做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不妥協的對抗者,支持總統制和經濟民族主義政策。要求通過《烏克蘭語保護法》,不再參加任何以俄羅斯為核心的歐亞地區超國家組織,包括獨聯體。主席奧列格·季亞尼博科。 烏克蘭共產黨是烏克蘭政壇的左派,1993年6月在原蘇聯烏克蘭共產黨基礎上重建。宣布代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軍人的利益,主張徹底改變國家現行方針,恢復社會主義體制,確立人道的、民主的、集體的原則,法律至上,各民族一律平等,支持發展烏俄關系和推動獨聯體一體化進程。烏共中央第一書記為彼得·西蒙年科。(完) |
相關閱讀:
- [ 05-25]誰將是烏克蘭未來“當家人”? 盤點熱門候選人
- [ 05-25]烏克蘭回歸議會-總統制 新總統任期將為五年
- [ 05-24]普京說俄羅斯愿與烏克蘭新政權開展合作與對話
- [ 05-24]俄羅斯獲準向烏克蘭總統大選派遣觀察員
- [ 05-24]普京稱烏克蘭危機變全面內戰 最擔心烏加入北約
- [ 05-23]烏克蘭大選在即,美歐警告俄羅斯莫添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