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李克強非洲行:有驚有險有情有義
2014-05-25 20:39:02? ?來源:《環球人物》雜志 責任編輯:王瓊 黃曉夏 |
分享到:
|
原標題:媒體評李克強非洲行:有驚有險有情有義 2014 年5 月8 日,李克強在安哥拉首都羅安達召開海外民生座談會。 面對危險“依然前往”,時刻不忘海外民生 李克強每到一個國家,和該國領導人會面,都鄭重強調要確保我國人員機構的安全,他還利用各種機會,叮囑我國駐外機構和人員,一定要注意安全。 大國總理的民生情懷點滴涓匯于此。 5月5日,李克強在埃塞俄比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的陪同下,來到中方承建的亞的斯亞貝巴輕軌項目現場。眾所周知,埃塞俄比亞海拔近3000米,高原占全國面積的2/3。不少人初抵埃塞,都會有高原反應,這次代表團就有好幾位工作人員反應明顯。而此時,該項目尚處于施工階段,路面坑洼不平,幾個連接處還有寬約三四十厘米的大縫隙。中方安全人員說,這種路面情況,車不能開上橋,同時由于周邊高樓太多,考慮到非洲安全形勢,建議李克強就在橋下活動。 李克強婉拒了安全人員的建議,“不能讓大家失望”。烈日炎炎下,他徒步400多米走上高約10米的高架橋。見到中方員工,李克強關切地詢問他們是否有高原反應,叮囑企業負責人不要讓工人強撐,確有不適的要及時替換,注意安全。 在李克強到訪尼日利亞前,其首都阿布賈正處于“全球最危險”時刻。尼日利亞近來安全形勢嚴峻,發生多起暴力恐怖襲擊事件。不久前,當地剛發生了200多名女學生被恐怖分子綁架案件,恐怖分子放言“(我們)離你們很近”。而在李克強訪非期間,尼邊境村鎮5月5日晚遭“博科圣地”襲擊,暴恐行動持續12個小時,300多人死亡,200多輛車和數千座房屋遭焚毀。 鑒于這種形勢,一些原本要來參加世界經濟經濟論壇非洲峰會的外國政要,都陸續表示不參加。李克強則如期而至。 李克強坦言,這不僅為了中尼友誼,還另有原因:“我們在尼日利亞的海外公民有6萬人,他們在那里工作、生活。保護他們的安全是中國政府的職責。我們如果改變行程,他們會怎么想,他們將來的狀況會怎么樣?”“我來尼日利亞,是為了讓在那里的同胞放心、安心,希望尼方切實加強對在尼中國公民的保護。” 尼日利亞總統喬納森對李克強“拍了胸脯”,承諾加強力量保護在尼的中國人。 在安哥拉的海外同胞同樣牽掛著總理的心。目前有100萬多中國人在非洲工作、生活,其中1/4在安哥拉。8日,李克強抵達安哥拉首都羅安達后,召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海外民生座談會。 “大家平安是我們最大心愿。”李克強語重心長地說,維護海外中資企業合法權益和海外中國公民人身安全,是黨和政府應盡的責任。我們要加大對領事保護工作的投入,加強海外領事保護力量,盡快建成全球領事保護應急呼叫中心,使同胞們不管走到哪里,領事保護服務就跟到哪里。 在與安哥拉總統多斯桑托斯會面時,李克強說,希望安方積極為中國投資提供便利,確保中方機構和人員安全。多斯桑托斯承諾保證在安中國公民和企業的工作生活安全。 在安哥拉期間,李克強驅車趕往首都羅安達郊區的中信百年職業學校參觀。參觀結束后,天色已晚,車隊向駐地出發。突然,原本快速行駛的車隊戛然停下,車隊兩側停滿當地的大卡車、施工車等。 發生什么情況?車隊怎么會停下?焦急和不安彌漫整個車隊。 大約10分鐘后,車隊才再次啟動。 事后,聽中方警衛講,當車隊受阻停下,他們迅速跳下警衛車,狂奔到總理乘坐的主車形成保護圈。“這種情況在近10多年還是第一次碰到,最后確認是安方管理問題導致道路受阻。安哥拉2002年才結束內戰,民間槍支泛濫,有驚有險,但幸好化險為夷。” |
相關閱讀:
- [ 05-24]李克強:合理適當運用政策工具 適時適度預調微調
- [ 05-24]李克強重職業教育 破解中國就業難題
- [ 05-24]李克強:金融機構要圍繞企業急需創新服務
- [ 05-23]李克強考察內蒙古:推動經濟穩定增長 民生持續改善
- [ 05-22]李克強在赤峰考察:走上腳手架與農民工交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