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李克強非洲行:有驚有險有情有義
2014-05-25 20:39:02? ?來源:《環球人物》雜志 責任編輯:王瓊 黃曉夏 |
分享到:
|
原標題:媒體評李克強非洲行:有驚有險有情有義 2014 年5 月11 日,李克強參觀肯尼亞國家青年服務隊,與隊員親切交談。 毫無保留地分享經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中國與非洲,休戚與共。雙方經濟的高度互補性和頻繁的投資經貿往來,使彼此難以分離。 李克強與埃塞俄比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會談時表示,中方支持埃方建設經濟特區和工業園區的努力,愿毫無保留地同埃方分享經驗,向埃方轉移適合當地需要的優勢產業和技術。希望埃方為中國企業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和便利措施。 兩人在共見記者時,李克強說,多年來,中埃、中非關系不斷向前發展,可謂“茍日新,日日新”。雙方發展的軌道已經鋪設而且方向正確,未來會發展得更快。一定要把雙方關系的這趟列車升級為高速列車。 在非盟會議中心發表面對全非洲的演講時,李克強表示,中國愿毫無保留地與非洲共享先進技術與發展經驗,不斷加強中非生態環保領域合作,增強人文互動,同心共創中非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在國際舞臺展示中非鋼鐵般的朋友情誼。 5月8日,李克強在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上強調,中非合作真誠開放,中方參與建設及運營的所有項目,都可采取與非方合資或合作的方式。中方也愿意與國際組織和相關國家加強協作,在“非洲同意、非洲需要、非洲參與”的原則下,探討在非三方和多方合作。 一句“毫無保留”,是兄弟般情誼的傳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李克強在峰會上還表示,“中國愿意把可轉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先轉移到非洲,帶動當地就業,促進發展,增強非洲自我發展能力,造福雙方人民。”位于埃塞俄比亞的東方工業園就是這一理念最好的闡釋。據了解,該園由中方投資興建,目前已為當地提供5000多個就業崗位。 好日子要和非洲兄弟一起過。中國不僅要給非洲送去技術和項目,還有人才。 李克強在安哥拉參觀中信百年職業學校時說,學校為當地免費培訓人才,給年輕人帶來了希望,把“希望工程”的理念帶到了非洲,一定要讓學校本土化教學,才更有生命力。 在肯尼亞參觀國家青年服務隊時,李克強同樣關注了人才培養問題。據了解,2007年以來中方向這家青年培訓機構提供了許多技術培訓和設備,比如供學員實習的鉆井、起重、消防等裝備。在參觀時,李克強還攀上一輛移動維修車查看并詢問維護等服務情況。他說,要用好中國裝備和技術優勢,幫助非洲青年提升職業技能,促進當地就業。這創造了雙方合作的新模式,可在非洲推廣。之后,李克強還留言寫道:青年就業是國家的希望。 |
相關閱讀:
- [ 05-24]李克強:合理適當運用政策工具 適時適度預調微調
- [ 05-24]李克強重職業教育 破解中國就業難題
- [ 05-24]李克強:金融機構要圍繞企業急需創新服務
- [ 05-23]李克強考察內蒙古:推動經濟穩定增長 民生持續改善
- [ 05-22]李克強在赤峰考察:走上腳手架與農民工交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