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安卓對手機權限幾無限制 用戶隱私面臨威脅
2014-05-26 06:41:28??來源:央視《每周質量報告》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手機安全工程師 彭大偉: 我裝了什么東西都上傳上去了。 記者:就是你這個手機上所有的應用全給你上傳了是嗎? 對對,我裝的所有應用,都已經被上傳到后臺服務器了。 記者看到,手機中的新浪微博、支付錢包等手機應用軟件,在傳往軟件后臺的數據包中都能一一找到,所有的手機應用軟件已經被打包傳送出去,而記者卻毫無察覺。手機安全工程師告訴記者,這意味著手機用戶的愛好、習慣應經被惡意竊取者通過這些軟件摸得一清二楚。特別是一些炒股、金融和支付等軟件的賬號和密碼,如果被惡意監視,則會帶來更大大的財產損失隱患。 記者發現,除了能夠通過隱私權限違規傳送通訊錄、應用軟件等內容,一些軟件特別是游戲軟件還能夠通過收發短信權限實現惡意扣費。而這款軟件被點擊的同時,還悄悄地自動下載其他應用,推銷其他軟件,暗中損耗了手機用戶的流量。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軟件要求開放一些隱私權限確實是軟件本身功能上的需要,比如說導航軟件要求用戶開放準確的位置信息是合理的,但是有更多的軟件要求用戶開放與軟件功能無關的隱私信息權限顯然就是不合理的了,而用戶一旦開放了這些權限,自己的隱私信息就可能被軟件開發商和運營商掌握,留下很大的安全隱患,而如果不開放呢,對不起,就不能使用這些軟件了。對于用戶來說,這些軟件提出了這種近乎無理的要求就這樣成了一個難解的困局,那么到底有沒有破解這個困局的出路和辦法呢?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通過大量的調查記者發現,安卓系統手機權限的無限開放和管理缺失,使得眾多的軟件商任意獲取手機用戶隱私權限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隨著移動網絡競爭愈加激烈,精準營銷成為趨勢,一些軟件開發者即使暫時用不上相關權限,也樂于獲取能夠體現手機用戶身份、交際特點、活動軌跡等特點的各類隱私信息。 手機安全專家 闞志剛: 這些信息呢雖然現在沒有發揮作用,有可能以后呢會賣到很多很多的這個錢,所以說大家呢都是懷著一種儲備信息的這么一個概念,來去做這個事情。這個開發者為什么用過多地用這些權限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因,我想呢還是有這種商業利益來驅使的。 而不容忽視的是,手機權限濫用還帶來了更為嚴重的資費損失和隱私外泄。專家分析認為,有的軟件是通過自身獲取的權限竊取隱私,暗中扣費。有的軟件被惡意程序或病毒利用,被二次打包之后投放市場,同樣暗中竊取隱私,甚至通過竊取賬號和密碼獲利。不管通過什么途徑,手機權限濫用帶來的嚴重威脅已經潛伏每一個手機用戶身邊。 目前,我國智能手機用戶已經超過4億,安卓系統智能手機的用戶也已超過2億。在這樣一個數字面前,手機權限的隨意濫用以及帶來的危害值得警惕。專家認為,手機權限的審核、分級勢在必行。 手機安全專家 闞志剛: 也就是有多大碗裝多大(少)飯,你干什么活呢,你就是需要什么樣的這個權限如果你是安全類的,那就能夠給你對應著安全類有幾個權限,視頻類的有八個權限你就可以用這八個權限就可以 ,什么應用什么類別,每個類別對應的什么權限,對于每一個開發者來講呢都是一目了然的,對于來百姓來講呢也是一目了然的。 專家提示,瀏覽器歷史記錄和書簽、手機聯系人資料和日歷活動、本機號碼等個人隱私信息,一般會被系統優化、系統安全、地圖、輸入法、瀏覽器等系統管理應用獲取權限,而小游戲之類的安卓應用需要獲取該項權限,有短信扣費風險;信息權限一般是短信管理應用軟件應用才需要獲取該權限。游戲需要這個權限也可能有扣費隱患。位置權限一般使用在地圖、生活服務等安卓軟件應用中。 下載手機軟件就必須按照要求開放隱私信息權限,否則就不能下載和使用,這樣的要求可真是夠霸道的。專家分析之后指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現在移動互聯網的世界,過分強調開放性而忽視了必要的規范性,如果能針對不同種類軟件的功能,制定出相應的開放隱私權限的標準,其實就能改變這種霸道的不公平現象。從這個角度來看,加強規范性的要求和引導,對于移動互聯網的健康成長無疑是非常必要的。好,感謝收看《每周質量報告》,下周同一時間再見。 |
相關閱讀:
- [ 05-25]電視政論片《百年潮·中國夢》將在央視首播
- [ 05-24]央視調查4G網速“每秒百兆”:實測網速不及1/50
- [ 05-23]朱軍畫央視女主播 董卿周濤倪萍神似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