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潰爛傷口”可能造成美俄長期對立
2014-05-26 07:13:02?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藍曉梅 陳瑜輝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大選能結束烏克蘭危機嗎?多數分析人士對此疑慮重重。美國福克斯新聞網25日稱,不管誰贏得選舉,都將面對烏克蘭可怕的財政困局、分裂的民眾等令人畏懼的挑戰。德國新聞電視臺說,大選在可預見的未來對烏克蘭危機似乎沒有太大作用。烏克蘭危機蘊藏著太多的沖突,烏新政府是否能和東部分裂分子和解?俄羅斯是否愿意放棄東部影響力?美國和俄羅斯在東歐的爭端是否可以解決?現在看來,似乎還非常遙遠。新總統將面臨“內戰”、“經濟泥沼”等爛攤子。《法蘭克福匯報》稱,東部沖突可能成為一個潰爛的傷口,永久削弱烏克蘭。 更令外界擔心的是危機引發的俄羅斯與西方的對立。德意志廣播電臺25日分析稱,烏克蘭大選對美國非常重要。俄羅斯干涉烏克蘭不是一個小的地區性危機,而是對整個戰后秩序的挑戰。戰后秩序是美國人制定的,所以烏克蘭大選對美國在全球的作用很重要。俄新網報道稱,德國總理默克爾24日表示,應該通過對話解決俄羅斯同西方之間的分歧,防止類似世界大戰的事件再次重演。 “許多觀察家認為,普京正在執行一項總計劃——帝國的復活,雖然是縮小版。但現實可能并非如此。”半島電視臺網站24日刊發的評論文章說,與美國和歐盟相比,俄羅斯在軍事和經濟上都遠比上世紀初虛弱。普京肯定不會從感情上傾向西方,他不喜歡被要求按照西方自身選擇性忽略、規避甚至違反的規則行事。他相信西方違背了考慮俄羅斯安全利益的承諾,并且依然尋求削弱俄羅斯。此次沖突的根源就在于此。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利益是自身安全,它將外圍緩沖區視作安全所在,特別是在西部方向。烏克蘭即是俄羅斯的底線。普京不能完全無視國際制裁,同時也無法在俄羅斯人民眼中表現出軟弱可欺,屈服于西方“威脅”,放任西方“入侵”俄羅斯傳統勢力范圍。因此盡管制裁對俄羅斯有經濟影響,但進一步擰緊螺絲也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普京的決策。 【環球時報駐烏克蘭、美國、俄羅斯、德國特約記者 蕭雅文 李勇 巴斯 青木 柳玉鵬 甄翔】 |
相關閱讀:
- [ 05-15]美俄戰略較勁拉中國 中國被看作改變國際平衡砝碼
- [ 05-14]夾在美俄之間 日本角色或將更加微妙
- [ 05-14]俄或提前終止美俄太空合作 NASA試圖淡化爭端
- [ 05-14]斯諾登出書再爆料 日本身處美俄間角色將更微妙
- [ 05-07]烏東部局勢惡化 專家預測美俄博弈下烏三種走向
- [ 05-07]烏局勢顯著惡化死傷人數攀升 美俄交鋒戰云重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