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大選:波羅申科獲勝意味著什么
2014-05-26 19:21:1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國際觀察)烏克蘭大選:波羅申科獲勝意味著什么 新華網基輔5月26日電(記者張志強)烏克蘭總統選舉投票于當地時間25日20時結束。多項出口民調顯示,總統候選人波羅申科得票率超過50%,當地輿論認為他將勝選。 分析人士指出,在非常時期進行的烏克蘭總統選舉具有特殊意義。新總統產生后,烏新領導層將面臨如何帶領該國應對實現穩定與團結、恢復經濟發展、調整對外關系等諸多挑戰。 非常選舉 雖然烏克蘭大選的結果尚未公布,但一向非常接近最終結果的出口民調顯示,獲勝呼聲最高的波羅申科得票率為55.9%,季莫申科支持率為12.9%,排在第三位的是激進黨領導人利亞什科,支持率為8%。 這是烏克蘭1991年獨立以來6次總統選舉中最不尋常的一次。 首先,這是烏第一次在戰亂中舉行大選。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近來與政府軍的沖突愈演愈烈,即使在大選當天,雙方在局部地區的交戰也沒有停止,互有傷亡。由于安全原因和烏民間武裝的阻撓,東部盧甘斯克州和頓涅茨克州的大部分投票站無法運轉。 其次,這是首次沒有懸念的大選。烏克蘭以往的大選爭奪激烈,勝負往往要到第二輪才能見分曉。這次,不少媒體及公眾在選前一個月就認為波羅申科將獲勝。 再有,這是一次不以“顏色”選邊的選舉。以往大選,尤其是此前的兩次大選,烏親歐與親俄兩派候選人角逐激烈。無論哪方獲勝,都會引發另一方的強烈抵觸。盡管波羅申科是親歐派,但他較為溫和,因此在東南部地區也有不少支持者。 此外,這是該國第一次得票率高于支持率的選舉。不少選民表示,波羅申科可能不是最佳人選,但國家動蕩的局面不能再拖下去了。既然波羅申科民調支持率高,那就把票投給他好了,免得再進行第二輪投票。 展示理念 波羅申科得知自己在首輪投票中勝出后對媒體表示,他的勝利表明,烏克蘭人民支持國家統一和融入歐洲的選擇。目前,落實烏克蘭走向歐洲的方針極為重要,各權力部門應該在工作中遵循這個堅定的信念。 波羅申科強調,落實歐盟聯系國協議的條款無疑將是對外政策的優先方向。他將盡全力使烏克蘭在1至2年內履行完上述協議規定的義務,為最終加入歐盟奠定基礎。 波羅申科表示,俄羅斯是烏克蘭的鄰國,對俄關系非常重要。沒有俄羅斯的參與,就談不上該地區的安全。烏克蘭將會找到恰當的方式與俄交流。除了烏克蘭、美國、歐盟和俄羅斯四方會談外,烏克蘭不排斥其他形式的會晤。此外,烏克蘭的原則立場是,克里米亞永遠是烏克蘭的領土。 波羅申科承諾,他擔任總統后將前往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他表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給烏克蘭公民帶來和平,必須同東部地區的民眾進行直接對話。 波羅申科指出,應該在今年提前舉行議會選舉,原因之一是現在的議會中沒有多數派聯盟。此外,現在的議會也沒有能力進行憲法改革。 內外反應 美國總統奧巴馬、英國外交大臣黑格和歐盟官員已發表談話,表示愿意同烏克蘭新總統進行合作。 俄羅斯著名學者阿爾巴托夫認為,波羅申科是務實的商人,他會明白俄烏兩國有巨大的共同經濟利益。 烏克蘭一些總統候選人也承認波羅申科的勝利,并表示愿意為解決國家面臨的問題出力。 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州長科洛莫伊斯基認為,解決東部地區的危機將是新總統面臨的第一個考驗。烏克蘭人希望生活在和平和統一的國家,希望不要再流血。波羅申科的總統生涯結局如何將取決于他能否實現烏克蘭人的希望。 退出總統選舉的烏克蘭地區黨議員察廖夫認為,如果波羅申科能夠制止流血,從東部地區撤走軍隊,宣布大赦和修改憲法,讓俄語成為烏第二大語言,東部地區民眾才可能信服他。 與此同時,“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魯堅科對于他的“國家”與烏克蘭進行建設性對話的可能性持懷疑態度。他認為,對話的先決條件是波羅申科停止軍事行動,從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地撤走軍隊并承認其主權。他還指出,波羅申科與烏克蘭現政權關系密切,因此同他對話不會取得成果。 |
相關閱讀:
- [ 05-26]波羅申科稱主張繼續烏克蘭東南部采取特別行動
- [ 05-26]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談烏大選:尊重祖國選擇
- [ 05-26]烏克蘭東部特別行動繼續 頓涅茨克進入“軍事狀態”
- [ 05-26]烏克蘭公布大選初步計票結果 波羅申科支持率過半
- [ 05-26]黃金走勢未明 且看烏克蘭因素如何發酵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