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南京5月26日電 (蘇宮新田雯)26日,江蘇警方經過梳理,以漫畫形式解讀電信網絡詐騙產業鏈條,揭露詐騙者伎倆,撕開詐騙者“畫皮”,提醒公眾加以防范。同時,江蘇警方表示,將聯合全國各地警方采取針對性措施,切斷產業鏈條,摧毀犯罪團伙。 據江蘇警方介紹,電信網絡詐騙讓人防不勝防,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其背后隱藏著一條隱秘的犯罪產業鏈條。作為單個受害人來說,面對的并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騙子,而是一個分工精細、高度產業化的詐騙網絡體系,其產業鏈條上附著多個專業化犯罪團伙。 詐騙產業 該產業分兩個團伙,一是首腦,即策劃團伙,他們是電信網絡詐騙團伙的高層人物,投入資金,租賃房屋、網絡服務器、購買電話、電腦等作案工具,并對實際實施詐騙的人員進行培訓;二是實施作案團伙,他們在獲取相應的公民個人信息后,他們向不特定的受害人通過網絡、電話、短信等方式發送詐騙信息,其采用的技術設備包括:“偽基站”“改號軟件”“群發器”等;忽悠煽風,當受害人收到詐騙信息后,該團伙成員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銀行工作人員、航空公司工作人員、財政局工作人員等各種身份,忽悠受害人向騙子的指定賬戶匯錢。 盜取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產業 這部分不法分子通過黑客技術等非法手段,盜取大量公民個人信息,其中包括公民訂購機票信息、生育信息、購車信息等等,然后販賣到詐騙產業中,供詐騙團伙作案。 技術支撐產業 這一產業是詐騙團伙實現電信網絡詐騙的重要支撐,他們主要收集辦理匿名電話卡,搭建網絡電話平臺,制作木馬程序、釣魚網站等; 銀行卡辦理產業 電信網絡詐騙分子讓受害人將錢款匯入指定賬戶,他們當然不會用自己的身份申辦銀行卡,這就衍生出了專門的銀行卡辦理產業。這些人往往通過收購身份證信息辦理銀行卡,賣給電信網絡詐騙集團用于詐騙活動。 洗錢產業 當受害人的錢到了指定賬戶上后,洗錢團伙通過網銀將賬戶上的錢快速轉移,往往會將騙來的大額款項分拆到多張卡上,由專人在各地的ATM機上將錢取出,或通過購買游戲卡、電話卡、網絡支付等方式將這些錢洗白,匯入電信網絡詐騙集團的賬戶中。(完) |
相關閱讀:
- [ 05-26]網絡詐騙出新招勿信刷鉆推廣
- [ 05-20]三名女子遇到網絡詐騙 警惕性不高被騙一萬多元
- [ 05-14]網絡詐騙來勢洶洶 大學生要小心點
- [ 05-02]“五一”謹防網絡詐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