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高速廣播《記者快跑》報道,關注近日備受公眾關注的“三男子輪流毆打一少年”事件的最新進展。昨天下午,中國高速公路交通廣播記者走訪了事發地北京市朝陽區奶西村,通過對話事件當事各方,試圖還原更多細節,進一步接近視頻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讓這三名未成年男子,對正讀六年級、年僅14歲的小東(化名)下了毒手?心狠手辣的暴行背后,行走著怎樣的花樣年華?請聽高速廣播記者初明明、小馮的報道。
2014年5月25日,網絡上一條名為“實拍北京朝陽奶西村3男子輪流毆打一少年”的視頻引發了公眾的憤慨。
畫面中,三名光膀的男子對另一名矮個子的少年持續進行了近10分鐘的“虐待與毆打”,行徑令人發指。事后據記者了解,三名施暴者與受害人小東同住一村,當天這三名男子在學校附近將小東攔住,拉到村邊的一處空地,實施了視頻中的暴行。
劉大爺是奶西村的老村民,5月25日他在巷口目擊了這一幕,他挺身而出,喝聲制止。
劉大爺:“兩個孩子打這一個孩子,我這要不喊一聲,磚頭又下去了,我說你再敢打我就削你,這才給他嚇唬住了”
而此時,受害人小東已經倒在了血泊中不省人事,三名施暴男子隨后在小東臉上小便后,迅速逃離了現場。
主持人:這段令人發指的視頻曝光后,引發了輿論廣泛關注,北京朝陽警方經過30小時的連續工作,三名涉案嫌疑人已于昨日(25日)全部落網。他們分別是:郭某,男,1999年生人;程某,男,1999年生人;楊某,男,1997年生人。
各路記者在奶西村尋找了數小時,終于在小東的小伙伴帶領下,經過20多分鐘步行,在村南的一片平房區,記者見到了小東和他的母親。小東的母親告訴記者,孩子遭到毆打后,仍受到了三名施暴者的口頭威脅,由于不敢讓自己知道,便躲到了同村的哥哥家,直到小東的哥哥上網時看到了弟弟遭毆打的視頻,真相才得以揭開。
?
小東母親:我外甥看到視頻了,當時我沒想到這么嚴重,把孩子打的這么厲害,還爆到了網上。他姨夫問他你這臉怎么弄的,他說撞到電線桿子上了“孩子看我挺害怕的,怕我怪他”
高速廣播記者:他們三個男子什么原因下此毒手?
小東母親:“上次這三個男的打架,被送進了派出所,我們家孩子在旁邊看著,三名青年就覺得是我們家孩子告的密,他們就是一種報復心”
原來,這三名施暴男青年,曾遭到警方調查,回到社會后,認為14歲的小東是告密者,遂懷恨在心,這個猜測,在小東處也得到了印證。
小東:“因為他們出來的時候就一直在逮我,第一次沒看見我,第二次看見了,他們說可算逮住我了,跟我們‘走一趟’,然后把我拉過去了,上來一腳揣在我肚子上,起不來了”
面對孩子遭受的“酷刑”,小東的母親表示,網上視頻她根本不敢看,孩子的父親看到畫面后失聲痛哭。
小東母親:“派出所建議我不要看,看了受不了,我不看都受不了”。
面對施暴者,作為一名母親,她希望施暴者知錯能改,承擔應有的法律的責任。作為一名母親,他更關心小東的為未來:內傷,外傷,更難抹去的是心靈的創傷!
高速廣播記者:當天晚上,警方帶您找到了打人孩子的家,你第一個見到的是誰?
小東母親:“(郭某)的母親不承認是他母親,她說不認識郭某。”
高速廣播記者:郭某的母親看到你后,如何解釋這一事情?
小東母親:什么都沒解釋,派出所去了,我也去了,打人者郭某的母親看見我,就跟沒看見人一樣,“給我的感覺是打你孩子就該打似的這種感覺,因為打先前不承認,我才打的110。幾個孩子的做法太(過分),以前都是打打鬧鬧,孩子調皮這也正常,不要太過分,這次這個屬于暴力行為了,一定要受法律制裁。現在這幾個孩子已經逮住了,只要以后能改就行”
小東的母親說,事發后她看到孩子性格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對此她十分憂慮。
小東母親:“錢的事情放一邊說,主要是給我的孩子一個交代,把我孩子的病給看好了,給孩子打成這樣,一輩子都留下了陰影,現在什么都不敢跟們說了”。
?
經知情人指點,高速廣播記者在奶西村巷口,等到了施暴嫌疑人之一程某的母親。深紅色的披肩上沾滿了干枯的泥土,不到十平米的臨建開間,除了兩張床,沒有其他大件陳設,望著桌上一家四口的合影,程某的母親眼神灰暗。
2年前,程某隨父母來到了奶西村,父親長期遠赴湖北從事建筑生意,程某在這里度過了14歲。奶西村的群租房300元每月,程某輟學后,先是提出由母親再租一間給自己單住,但這仍不能滿足程某躁動的新,隨后他搬出了奶西村,而母親試圖了解他的工作與生活,但無疾而終。
程某母親:“ 他回來后我跟他到他打工的飯店,想確認一下看看他到底在哪上班,后來這孩子我們就一直找不到他,我希望著他回來,要上學就讓他上學,不上學他什么活不做也行,呆在家里也行,不要出去流浪。去年有(社會青年)找我孩子出去玩,我和孩子他爸就罵,別叫我們家孩子(出去玩)了,后來我們孩子留不住也走了。以前小時候,我們教育他,他聽,現在跟他說,他不聽了”
高速廣播記者:今天在派出所見到兒子,兒子跟你說了什么?
程某母親:“他沒說什么,沒說話”。
高速廣播記者:什么都沒說?
程某母親:“是,看來這次是回不來了,只希望小孩回心轉意,重新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
程某的母親告訴記者,自己是當警方找到自己時,才得知兒子闖下大禍。
據粗略統計,在奶西村有70%為流動人口,盡管受害者與三個施暴嫌疑人,同在一村,若不經知情人指點,這幾個家庭也并不知道彼此的位置。程某的母親表示,希望能向受害者家庭道歉。
在奶西村走訪中,記者發現這里不少未成年人在上課時段,出現在了街道上。他們或飛馳摩托或帶著紋身,村民表示在這里人員組成很復雜,年輕人也成熟的早。
村民:“這孩子們十五六,都是早熟的問題,不惹你了,我躲開你成不成?”
“3男子輪流毆打一少年”事件已經過去近一周了,幾名當事人曾就讀過的學校門前,仍不時到訪各路記者,希望了解更多情況,但均遭到拒絕。當地學校也在第一時間加強了校園周邊安全戒備,當學生放學時,多由校方負責轉交到家長手中。
記者從北京市朝陽區公安部門了解到,目前網傳視頻中的三名涉案男子及視頻的拍攝者均已到案,正在進一步接受調查,而對受害人小東的醫學鑒定也在同步進行中。
主持人:接下來,連線昨日持續在奶西村采訪的高速廣播記者小馮,了解他的觀點與采訪感受。
小馮:當我上周在互聯網上點開那則8分41秒的視頻時,心靈就受到了很大的傷害,甚至寒毛都豎了起來。
在昨天的采訪中,我來到了事發的空地,又分別去到了施暴者和受害者家中,試圖去發現是什么讓這些孩子的行為出現了扭曲。我發現了一個共同點:這些孩子,失去了家庭的關愛與教育。別看個個身高一米七,掙脫了父母眼線,三名未成年的男孩子開始錯誤的尋找屬于自己的快感與情緒出口,最終走向了犯罪的深淵。
采訪中,我了解到,施暴者郭某在家不聽話時,他的父親不由分說就是一頓打,聲音時常在巷子都聽得到。采訪中他的媽媽面對警方和媒體,態度也非常強硬。而施暴者程某的家,我了解到他在兩年內,由一個曾經的三好學生到今天犯罪嫌疑人的變化。
教育方式粗暴化,表面上一時屈服了,但是處于青春期人格發展中孩子,我們對他們的內心了解遠遠不夠。對于未成年人,加強法律意識,家庭、校園和社會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別說管不了孩子,讓我們一起引導他們,保持對法律和生命的敬畏。
主持人:與眾多北京城鄉結合部的鄉村一樣,在這個村子里聚集了大量的外來務工者以及他們的孩子。父母白天外出工作,無暇顧及他們。對于他們來說,離開學校,無所事事地等待工作,這就是他們現在的生活。作為家庭,要站好孩子教育的第一崗,同時全社會也要為孩子們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這都是我們每一個成年人的責任。
聽眾互動:
聽眾馬星:中國有句老話說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能做出這么出格的事,家長是關鍵……
王小龍:孟母三遷是有道理了,一定要及時的了解孩子的周圍情況,適當的干預他的社交也會為他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的
任云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不幸的家庭,很會悔孩子的一生
依然:其實像這種暴力情況在偏遠山區是常發現象!主要是農村留守兒童多,未成年人對自我的保護意識不夠!以前上學的時候,我也遭遇過!
落單的青馬:小孩一塊玩的肯定是起了內部矛盾。物以類聚,我看被打的小孩平時也不太老實
輝輝服務車:這樣的孩子飛揚跋扈都是家長造成的,像那個家長說打架別吃虧,打壞了我掏錢陪,法律就沒有遏制這樣言論的條款,說這話的父母就應該馬上拘留教育,思想壞了孩子能學好嗎?(記者初明明小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