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 通過這樣的一段音頻,你可以去判斷,這幾個孩子在打這14歲孩子的時候,打的很輕松很快樂,完全當成一個娛樂事件,甚至不去考慮很多的后果,只是打傻沒有,然后隔一會說,尿尿去吧,等等等等,讓你能夠看到打人的環境是相當寬松的,這讓人已經感到很震驚了,而拍攝者拍的也很穩定,他到底是誰,是不是那三個打人者當中的一個環節,但是請注意,這一次30個小時破案之后呢,他并沒有被捉拿,那么事發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事發的原因是打人中的一個孩子,前一段時間被公安局抓了,他一直認為被打這孩子是告密者,所以糾集這幾個孩子去打他去了,請注意剛才音頻當中的一段話,我們都在關注誰拍的,誰上網,人家可說了這么一句話,這要是上了網可就牛了,一點沒想到會引起什么樣的后果,甚至會引火燒身,而是覺得上網之后就更牛了,還更寒顫寒顫這個被打的孩子,據我們了解,這個上傳的過程是拍完了之后,拍攝者把這個視頻并沒想上網,傳給了他的一個朋友,這個朋友不知道看完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態,把他上網了,從這個角度來說,真得感謝最后這樣一個上傳的鏈條,否則的話我們就無法解決這件事情,他就像很多個我們不知道的事情一樣,野蠻的發生了,然后悄悄的消失了,但是既然我們看到了,夠不能輕易的讓他過去,針對這件事情,接下來我們也要聯線一位嘉賓,是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的主任,佟麗華,佟主任您好。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 佟麗華: 巖松,你好。 白巖松: 其實我們可以先看一下孩子們的年齡佟主任,你看被打者其實他只有14歲,小東是一個化名,小學六年級,我們看看打人者,一個15歲,是甘肅人,一個是15歲,河南人,姓郭,另一個是甘肅人17歲,這就出現了佟主任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14到16歲,16歲以上的時候,才能負刑責,那么這三個打人者只有這個楊某17歲他要負刑責,另外這兩個15歲,14到16之間都不用負刑責,大家一片希望趕緊抓到這些施暴者,可是抓到之后,法律也沒太多辦法,您怎么看待這個結果? 佟麗華: 現在第一個問題實際上這個案子確實是折射了兒童成長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就是同伴暴力的問題,同伴暴力在學校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在很多學校存在著,3、5個學生經常欺負其他學生,導致其他學生長期生活到恐懼當中,比如有些孩子過早的輟學了,在社會上也面臨著這種同暴暴力的問題,但是現在我們在立法上面臨著很大的一個尷尬局面,既然你剛才已經提到了,我們滿14歲,不滿16周歲的只有8種犯罪來承擔刑事責任,不滿14周歲的這個年齡段,基本上因為我們沒有刑事責任,那么這就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因為刑事責任年齡問題,帶來的空段,那么如果因為不夠刑事責任年齡,那么這些孩子又觸犯了這樣一個刑律,換句話來說就是嚴重的傷害了他人的,或者說破壞了社會秩序,怎么辦? 我們原來刑法當中還有一句話,比如責令父母嚴加管教,如果父母管教不了的話,由政府受命教養,我們原來政府受命教養一般我們是送給了少年勞教場所,但是現在我們都知道勞教制度沒有了,廢除了,那么現在出現這種情況怎么辦,坦率著說,從制度上我們確實有個巨大的空檔,這是個非常遺憾的事情,也就是在一個孩子有嚴重不良行為,哪怕他是犯罪,但是因為他年齡還沒足夠到,這個時候我們在制度上沒有一個很好的對他教育矯治這樣一個有效的辦法。 白巖松: 首先我們要尊重大的環境去保護未成年人,這一點一定是對的,包括勞教的取消等等,但是面對這個年齡,有可能會出現那種犯罪,甚至嚴重帶來傷害他人這樣一個后果,您的意思是否并不是恢復以前,而是要有新的思路? 佟麗華: 那一定是這樣,那么實際上我們過去這些年來,如果說我們總的談少年司法制度的話,我們的少年刑事司法不過是整個成年刑事司法的一個微縮版,你比如,因為未成年人應當從輕減輕處罰,這主要是一個成年刑事做法的微縮版,但實際上我們來看西方很多國家,他的少年刑事司法是針對于不滿18周歲這樣的未成年人孩子,在有了不良行為嚴重的不良行為,這樣行為以后,對他更主要是通過司法的手段來進行教育矯治手段,也就通過司法手段,要幫助他改正他這些不良行為,但是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我們沒有這樣的少年司法。 白巖松: 也就說,我們應該有新的思路,甚至有的法規可能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佟麗華: 我們認為現在一個是我們現在傳統的工讀教育,我們在有著強制性的教育制度,但是這個教育制度已經嚴重的不適應當今時代發展,盡快通過制度改革來進行改革,另外就是預防未成年犯罪法,那么現在全國人大現在已經意識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發要進行修訂,我們這個法修訂的時候,應該重點來關注類似問題。 白巖松: 接下來我們自然要關注的是,其實你突然會發現一個真空地帶,但是往往要極為出事又蘊藏巨大隱患的真空地帶,那就是12歲之前的時候我們在希望他是義務教育,我們希望孩子上學我們去關注這樣的少年,留守兒童等等,雖然問題也很多,大家更多用溫暖這個詞,18歲之后的人,他成年了,如果沒有上好學,我們保證他怎么樣更好的去打工,擁有一個更加好的創業環境等等,但是在12歲的到18歲之間,往往是多事之春,因為這是一個人生的青春期,但是恰恰又是從義務教育向上高中不在是義務教育這種轉換,變成一種真空地帶,出事往往在這個年齡階段里頭,我們有透過這幾個孩子的成長去感受一下。 解說: 這是今天媒體刊登的一張照片,小東說,身上很疼,從醫院一回家就直接躺在床上,臉面向墻壁,一言不發,記者看到,小東身上有多處20多厘米長的傷痕,右側臉龐有被打后留下的傷痕,昨天小東到醫院進行了檢查,身體多處受傷,醫生說小東可能有內傷,具體情況需要在觀察一天進行判斷。 小東父親: 現在就是情緒低落,還在觀察,腿上跟背部(傷)嚴重一點,腿全給打烏了。 解說: 小東是河南人小時候隨父母來到北京的一個村子生活,四年前村子拆遷小東和父母又搬到了北京市朝陽區的奶西村,這里居住的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父母們陪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小東放學后常扎在網吧里玩游戲。 小東父親: 我們一般都是早晨六點多走,晚上七八點才能到家,我們是做裝修的。 解說: 因為總是早出晚歸,小東的父母每天給他15元錢,吃早餐和午餐,但是這些錢常常被劫走,而兒子并沒有告訴他們。 小東父親: 他有時候不敢說,但是我們孩子,我們都是給他錢買飯吃的,天天身上有的錢也都被劫了。 解說: 在奶西村,一群大孩子毆打其他小孩的事情,小東的父親也早就知道。 小東父親: 我們都知道的,因為都是在奶西村發生的,時常發生,因為有好多外地來的人,一般有輟學不上的,他們不上學了,然后就是上網。 解說: 這次毆打事件發生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而被打的細節,小東的父親也是通過網絡視頻了解到的。 小東父親: 我看了一點,沒看完,我不敢看了,我心里難受。 解說: 目前,打人的三個少年已經全部落網,他們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1999年出生的程某來自甘肅,程某的母親已經有快一個月沒有見到自己的兒子了,這次見到居然是在派出所里。 程某母親: 他看了我一眼,他簽字呢,簽完我就簽字了。 記者: 他沒跟您說話? 程某母親:沒有 解說: 據母親介紹,程某和父母來北京生活有七八年了,他們是來打工的,兩年前程某隨父母來到奶西村,父母長期北從事建筑生意,母親也在北京搞裝修,程某小學沒讀完,就愿意再上學了,以前有出現過打架的事情,老師也曾找過家長。 程某母親: 我去的時候沒看到班主任,后來從那小孩就跑出去了,我就找不著他就著急找他,后來幫我們把小孩找到,回來讓他念書他不念書。 解說: 程某輟學后,先是提出由母親再租一間給自己單住,隨后他又搬出了奶西村,而母親試圖了解他的工作與生活,但都無果而終,一個多月了,母親并不知道兒子在哪上班,住在哪里。 程某母親: 他跟我就說上班了,在飯店上班了,后來我找不著他,沒有手機聯系不上他。 白巖松: 其實18歲以上孩子有法律去管著,然后12、13歲以下有義務教育,大家用溫暖去形成一種約束和幫助,但是中間的時候確實野蠻生長,尤其是父母在外打工,他們跟著父母在一塊的時候,父母往往體現出盲與忙,“盲”體現在,不要說文盲或者法盲,一個月都沒有看見自己的孩子,另外是非常忙。像被打的孩子父母做著裝修,早晨一大早就走了,晚上和晚很回來,你想想他一周下來,能跟孩子有幾次交流,透過這樣情況繼續連線的是,佟麗華,佟主任你好。 佟麗華: 你好。 白巖松: 看過這幾個孩子的成長,和這起案件你最擔心的和他暴露出來的問題是什么? 佟麗華: 事實上現在在城市周邊,就是由于父母進城打工,有個流動人員子女,這個大的數在我判斷大致在4000萬左右,我說這個4000萬左右孩子成長過程中面臨,兩個嚴重的問題。第一,就個是他們在成長過程當中,接受的教育,成長健康的發展存在挑戰,我們去年曾經對北京有一個區縣,1300多個刑事案件做過一個統計分析,就是在北京的一個區縣,大致是1300多個案件,70%以上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小學和文盲還占了23%。這個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據,就是在當代還有這么多人接受這么人少的教育,這批人必然面臨就業能力差,就業能力差接受教育水平低,將來這些成長怎么辦,這是一個他們面臨的問題,另外就是由于這種現狀,導致他們違反犯罪的概率當然也要高的多。 白巖松: 甚至這種違法犯罪是在完全自己沒有意識到是違反犯罪,就看打那個孩子時候,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在打,甚至主動還開玩笑說,咱們把它上網上去,哪想到上了網的話變成天網恢恢,大家要抓到你了。其實離不開環境,孩子的成長也應該是在改變的環境當中,他們也會有更好的幫忙。接下來就透過這幾個孩子,去感受環境和他們之間關系。 解說: 沿北京西北五環北行前一眼還是城市,后一眼就似乎迅速進入了偏僻之地,塵土飛揚的馬路,各色工程車橫在馬路兩邊,低矮的平房和工地里鱗次櫛比,幾分鐘后記者便來到了,三個光背男子暴力毆打一少年的事發地,北京市朝陽區奶西村。記者本想從被暴力毆打的少年,小東所在的學校,奶西實驗小學去尋找線索,然后校門緊閉,但校門口堆積著垃圾卻十分醒目。 奶西村本地村民: 這個學校就是外地人,河南人辦的。 記者: 這個學校里的孩子都是本村的孩子? 奶西村本地村民: 不是,都是外地的,這個學校有八百多學生。 解說: 這是一個本地常住人口僅有2000多人的村落,但棲息在次的外來務工人員卻高達數萬人,特殊的人口結構決定了生活在奶西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除了學校管理之外,似乎很難得到家長的照料。 奶西村外地籍居民: 有時候大人生意忙了也管不過來,對吧,他就管生意,管不了孩子,孩子他們自己玩去吧。 |
相關閱讀:
- [ 05-27]圍毆少年案:左邊學校右邊監獄
- [ 05-27]3名男子圍毆少年落網 打人者母親欲當面道歉
- [ 05-26]網傳男子圍毆少年視頻 拍者父親:他當時應制止
- [ 05-26]光背男圍毆少年何以拯救殘忍青春
- [ 05-26]少年被三人圍毆近9分鐘 滿身傷痕擔心再遭報復(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