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在我們走訪的過程中,見到一些正當讀書年齡的外地戶籍的孩子,竟然早早就放棄了學業。 記者: 多大了弟弟。 奶西村外地籍少年: 15歲了。 記者: 現在在這邊上學嗎? 奶西村外地籍少年: 我不想上了,不上了。 記者: 在老家那邊讀書讀到幾年? 奶西村外地籍少年: 上完初中。 記者: 那等于現在高中是沒有上。 奶西村外地籍少年: 對。 記者: 就不想上了? 奶西村外地籍少年: 對。 記者: 現在天天都干嗎? 奶西村外地籍少年: 現在坐著在這玩,玩幾天。 解說: 早早就便選擇輟學,村里這些外地孩子未來會變得怎么樣?我們不得而知,但下面這個小學生的話,卻令人憂慮。 記者: 你認識你身邊的小朋友跟你差不多大,或者比你大一些有不上學的嗎? 奶西村外地籍小學生: 有啊。 記者: 那不上學他們都干嗎啊? 奶西村外地籍小學生: 他們都去外面惹事。 記者: 你具體指的惹事是干嗎啊? 奶西村外地籍小學生: 搶人家錢,我天天中午吃飯的時候,都看到有這樣的。 記者: 有這樣的,他們多大的啊大概? 奶西村外地籍小學生: 要不就14歲,要不就15歲。 解說: 幾經尋找之下,我們終于在奶西村找到了被打孩子小東的家,鏡頭前的小東,最初有些閃躲,一直用被子蒙住自己的頭,倒是小東父親,向我們說明了孩子的幾處傷情,令人意外的是,這位父親,竟然是在兒子被打后第三天才了解到事情的原尾。 被打少年小東的父親: (被打)這是禮拜五發生的事,禮拜六我回來的時候,發現他臉上有一道傷,(他)說是磕的,撞到電線桿上了,我說沒多大事,就睡了。第二天我上班去了,第二天就是禮拜天,禮拜日我上班回來,他媽發現他身上有好多傷,那時候才發現的。 記者: 等于事情都過去了兩天了。 被打少年小東的父親: 對過了兩天了。 記者: 那中間您都沒發現嗎? 被打少年小東的父親: 他一直穿著長袖,穿著長褲。 記者: 孩子大夏天有都穿長袖,您也沒覺得有異常是嗎? 被打少年小東的父親: 那一晚上睡覺的時候,有都穿著衣裳睡的,我沒有注意。 白巖松: 我們看到他們現在居住的村子,就是在天安門中軸線正北22公里處,其中一個細節,常住人口是2211人,可是流動人口是30000多人,大家能夠想象這樣一種局面。接下來還是要連線佟麗華主任,佟主任您好,您怎么看待現在12、13歲以上18歲以下似乎好象容易忽略,但是又是多事知春的這樣一個年齡層? 佟麗華: 簡單來說這些流動人員的子女,父母工作忙,簡單來說沒有時間來看護、教育指導孩子,另一方面坦率的說,很多父母也不知道,到底怎樣才是好的教育方面,這是從父母的角度來說,另外從流動人員子女的角度來說,流入地政府,一般來說,我覺得公共服務,就是幫助父母和孩子工作服務做的也不到位。 白巖松: 接下來就要關心這樣問題,父母可能真是忙,而且他們的確也是為生活去打拼,他們會有很多的缺失,不僅僅是愛、教育、管理等等監護人,社會能幫上什么忙嗎?該做什么? 佟麗華: 實際上針對流動人員的子女,就是流出地的政府,應該保障好義務九年義務教育,流入地的政府應該加強職業培訓,尤其是推廣免費的職業培訓,讓這些孩子,留在社會上,這種游蕩,那么對他們個人的成長來說,是非常可怕的,對社會也是非常可怕的。未來最好還是讓他們回到學校去學技能,對他們個人的成長,將有一個光明的前途。 白巖松: 您是覺得要用這種職業培訓,去替代義務可能快結束了,但是接下來又沒有接續,因為大家沒辦法去用義務教育去約束他們。 佟麗華: 是這樣的。 白巖松: 你覺得有條件去做的更好嗎?這是需要投入,還是需要我們做什么,這件事情真的很難嗎? 佟麗華: 我認為現在就是從流出地、流入地政府,尤其要對這一批孩子,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這一點實際上,我們有能力做到,但是現在做的不夠。 白巖松: 非常感謝佟主任給我們的帶來的解讀,面對這樣一段八分多鐘視頻的時候,可能在痛苦憤怒的同時,還要感受要一點,幸虧有人把這個揭去了,讓全社會去看到它,但是看到它是不足夠的,接下來是思考,更重要的是思考了之后,要有行動,否則真白看了。 |
相關閱讀:
- [ 05-27]圍毆少年案:左邊學校右邊監獄
- [ 05-27]3名男子圍毆少年落網 打人者母親欲當面道歉
- [ 05-26]網傳男子圍毆少年視頻 拍者父親:他當時應制止
- [ 05-26]光背男圍毆少年何以拯救殘忍青春
- [ 05-26]少年被三人圍毆近9分鐘 滿身傷痕擔心再遭報復(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