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美智庫謀劃就南海問題向中國“四箭連發”
2014-05-28 15:52:08??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林晨 黃曉夏 |
分享到:
|
中國國防報·軍事特刊今日發表《美智庫謀劃就南海問題向我發難》文章,指出未來4個月美國欲對中國“四箭連發”,該文章援引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近日發表的一篇題為《推進美國南中國海政策出臺》的報告,認為盡管奧巴馬政府已采取了多項措施,但圍繞南中國海的領土與海上爭端仍未停歇。報告建議,為維護美國利益,美國應在5月底的香格里拉對話、6月的G-7峰會、7月的中美戰略安全對話、8月的東盟地區論壇中提出四項倡議,對中國發難。 報告認為,“多邊共同行動圖景”還能幫助南海各國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近年來,如何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已逐漸成為南海地區多邊合作的核心內容。在“多邊共同行動圖景”計劃框架內,各方、各部門可以更及時、有效地分享圖像情報,對“非傳統安全威脅”做出迅速反應。 報告建議,在5月末舉行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防長哈格爾應提出“多邊共同行動圖景”的概念。與此相呼應,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應成立一個跨部門工作小組,就“多邊共同行動圖景”計劃的資金、要求及情報分享方式等問題提供咨詢和建議。同時,美國政府應該考慮哪些國家能成為“多邊共同行動圖景”計劃的合作伙伴或盟友。 報告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應拉攏與自己意見一致的伙伴,支持建立地區或國際仲裁機制,以期使用和平手段平息可能出現的分歧與糾紛。但就目前而言,只有日本、馬來西亞和美國表達了對仲裁機制的支持,該機制的最終建立將任重而道遠。 報告建議,在6月舉行的G-7峰會上,奧巴馬應提議在聯合聲明中加入“支持通過國際仲裁手段處理南中國海海上爭端”的語句。同時還應讓歐洲各國明白,國際仲裁手段同樣適用于處理烏克蘭問題。相關國家應按照國際法規與地區制度的規定,建立和平解決爭端的多邊機制。 報告認為,從秩序與安全角度而言,中國對黃巖島的管理和“占領”是“非法的”。中國使用經濟、軍事、外交等強制手段將其從菲律賓手中“強行占領”,危害了上述所有條款,是對美國國家利益“事實上的侵害”。 報告建議,在7月舉行的中美戰略安全對話會議上,美方應澄清立場,即希望中國在2014年之前從所占領的爭議地點撤出,恢復到2012年4月之前的狀態。如有必要,美方還將在今年東盟地區論壇上分開重申這個立場。同時,美軍應考慮在黃巖島附近海域實施“航行自由”行動,以強調美方不承認中國的“占領”。 報告稱,目前來看,短期內解決南海主權問題希望不大。然而,越來越多的政府與軍隊船只、飛機正在“擠進”該地區的海域和空間,“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如何防止或處理可能發生的摩擦與危機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報告建議,為加速多邊海上安全磋商機制的形成,美國政府應鼓勵“邊談邊實施”的策略,即在整體談判未完成的情況下,把相關各方已達成共識的部分條款付諸實施。 |
相關閱讀:
- [ 05-14]美國智庫稱朝鮮近期暫不會核試驗 韓美已強化戒備
- [ 03-06]美智庫首位華裔主任:重點關注中國省市領導
- [ 01-30]美智庫論美國未來對手 將中俄列為“第一級國家”
- [ 01-20]美智庫提出對臺軍售新方案 建議增加三方透明度
- [ 11-22]美智庫:中國將首次獲得海基核威懾力
- [ 05-24]美智庫:“習奧會”力求抓大放小 謀劃中美戰略大局
- [ 05-24]美智庫:“習奧會”力求抓大放小 謀劃中美戰略大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