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舉行隆重儀式,向中國國家博物館捐贈了嫦娥三號任務“玉兔號”月球車等高仿真模型,作為國博的永久收藏。 我國于2013年12月2日成功發射了嫦娥三號探測器,12月14日成功落月,12月15日著陸器與月球車分離并進行互拍,首次實現了我國航天器在地球以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勘察。到目前為止,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上已經度過了5個多月,獲取了大量工程數據和科學數據,嫦娥三號任務的工程目標、科學任務都已實現。 為見證中國探月航天勇于探索、勇于超越、勇于奉獻的精神,紀念嫦娥三號任務圓滿成功,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特別制作了與“玉兔號”月球車原車大小相同、結構一致的高仿真模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李本正在講話中說,把“玉兔號”月球車模型贈予國家博物館收藏,讓它能夠經常與廣大群眾見面,這不僅將更好地發揮航天科普教育、傳承航天文化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人了解、關心和支持中國的探月與航天工程,實現探月工程的總目標;而且可以讓中華兒女耳濡目染,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激勵人民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家博物館黃振春書記在捐贈儀式上說,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以歷史和文化藝術并重的綜合性國家級博物館,收藏反映新中國科技發展巨大成就的實物和資料是國家博物館重要任務之一。繞月探測工程文物一直是我館的重大收藏專項,許多相關的珍貴實物和圖片已經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中展出。今天,見證我國航天精神的“玉兔號”月球車高仿真模型,以及嫦娥三號在科學探測中形成的科學成果等實物資料入藏國家博物館,再次充實了這一重大專項館藏,對進一步展示和研究我國航天事業的成就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將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國防科技工作者所作出的杰出貢獻,進而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努力!新華網北京5月29日電(記者 底東娜) |
相關閱讀:
- [ 05-29]探月工程副總指揮:“玉兔號”隨時可能停止工作
- [ 05-28]“玉兔號”月球車高仿模型捐贈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 [ 03-16]嫦娥三號探測器專家:玉兔狀態出乎預料的好
- [ 03-15]“嫦娥”“玉兔”第四月晝成功自主喚醒
- [ 03-14]嫦娥三號探測器第四月晝成功喚醒
- [ 03-14]嫦娥三號探測器第四月晝成功喚醒 按計劃開展探測
- [ 03-11]“嫦娥之父”葉培建:相信“玉兔”能醒過來工作
- [ 03-11]嫦娥五號今年發射 測試從月球軌道返回地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