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薩5月29日電(白馬卓瑪) “今天凌晨起就在這里磕長頭,到現在已經磕滿了600個”,29日是藏歷四月初一,藏傳佛教傳統的“薩嘎達瓦節”首日,來自昌都的格珍身著盛裝,口誦經文在大昭寺門前一遍又一遍地磕著等身長頭,希望磕滿“薩嘎達瓦月”。 相傳每年的藏歷四月是佛月,藏語稱為“薩嘎達瓦”,是從藏歷四月初一開始至該月十五達到高峰,而十五這一天便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涅槃和成佛日,信眾以轉經、朝佛、吃素食等形式,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并發放布施,周濟窮人。 格珍是趕著“薩嘎達瓦節”專程來到她心中的圣地拉薩轉經朝佛,而此間像格珍一樣虔誠的信眾比比皆是,他們朝向大昭寺內供奉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磕頭祈福、供奉酥油燈。隨后,圍著大昭寺、布達拉宮等轉經,每每來到設在轉經道上的煨桑爐前,便把早已準備好的酥油、糌粑、松柏葉添加到桑爐內,并拋灑清水,使裊裊桑煙彌漫拉薩上空,以祭天地諸神,護佑眾生。 “愿眾生平安,無災無病,往生極樂”,八廓街東南側的一墻壁上刻有許多佛像,五彩繽紛,墻角下供著清水、鮮花、牛奶、清茶,塔形玻璃箱內的酥油燈長明不息,益西曲杰老人站在墻壁與桑爐間,手持三炷香閉目祈禱。 在位于大昭寺門前的千盞燈殿內,六位香燈師忙著擦酥油燈、上燈柱、添酥油。此殿自2013年擴建之后,酥油燈也由原來的6000盞燈,增加到萬余盞。曲杰老人說,薩嘎達瓦節期間前來供燈的信眾會更多,他和其他信眾一樣常年以供燈、磕頭、祈福等方式與佛祖“對話”,而對自身健康的身體和安詳的生活甚感難得與慶幸。 “這是我第一次來西藏的旅游,真的讓我流連忘返。商業化的氣息與傳統的宗教氛圍一同彌漫在拉薩這座古城。人們有的身著傳統服飾,有的衣著光鮮時尚,但他們的面容都是如此祥和”,來自德國的布雷塔女士告訴記者,她即將結束旅程離開拉薩,心中頗為不舍。 一年一度的“薩嘎達瓦”讓古城拉薩的宗教氣氛濃重,而當地民眾的正常生活同樣井然有序。八廓街商戶稱,店鋪的生意比往日好。布達拉宮周邊的小攤販數量也比往日增加了不少。由于許多信眾此月戒葷吃素,拉薩素食餐館的生意也顯得格外紅火。 |
相關閱讀:
- [ 05-27]反對宗教極端主義要綜合施策
- [ 05-26]張春賢黨報刊文:深入開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動
- [ 05-24]烏魯木齊“5·22”嚴重暴力恐怖案件告破
- [ 05-07]中國宗教學會會長:不給宗教極端思想任何市場
- [ 05-06]兩部門規范宗教界收留孤兒棄嬰 要求不得強制信教
- [ 01-27]中國信教群眾上億 俞正聲冀其理解支持投身改革
- [ 01-07]兩岸舉辦基督教論壇 入選大陸2013宗教工作十件大事
- [ 01-0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新年致辭:嚴厲打擊暴恐犯罪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