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29日電(“新華視點”記者江國成、周蕊)國家發展改革委29日通報,因操縱鏡片銷售價格,依視路、尼康等7家眼鏡鏡片生產企業違反我國反壟斷法,共計被罰款1900多萬元。對此有專家指出,對比國外的反壟斷罰單,中國監管部門反壟斷開出的罰單絕對金額較低,在繼續加大反壟斷執法力度、凈化市場氛圍的同時,政府部門還要將反壟斷之劍指向長期以來飽受詬病的消費領域,保護公眾權益。 同樣壟斷:5家受罰,2家“幸免” 這些境外企業是怎樣操縱價格的?發展改革委反壟斷局有關人士稱,根據群眾舉報,2013年8月開始,發展改革委組織力量對眼鏡行業主要鏡片生產企業進行了調查,查實依視路、尼康、蔡司、豪雅等主要框架鏡片生產企業和博士倫、強生、衛康等主要隱形眼鏡片生產企業普遍對下游經營者進行了不同形式的轉售價格維持,存在固定鏡片轉售價格或限定鏡片最低轉售價格的行為。 據發展改革委反壟斷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發展改革委已責成相關涉案企業所在地價格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目前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已下達。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提供重要證據,并積極主動整改的豪雅(上海)光學有限公司、上海衛康光學眼鏡有限公司2家涉案企業,被依法免除處罰。 根據我國反壟斷法,反壟斷機關可對不配合調查,拒不整改的違反反壟斷法企業嚴厲處罰,處罰金額最多可達上一年度銷售額10%。 上海市商業流通中心首席研究員齊曉齋分析認為,此次發改委舉起反壟斷大棒、向違規企業開出罰單,顯示了國家在反壟斷方面絕不手軟的決心,具有明確的警示效用,不僅能降低眼鏡鏡片的價格,還對其他市場的企業具有威懾作用。這也是繼發改委對64家銀行分支機構處以8.25億元經濟制裁之后的又一新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在乳粉反壟斷處罰中“幸免”的惠氏、貝因美、明治一樣,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有關情況、提供重要證據、并積極主動整改的豪雅、衛康,被依法免除處罰。 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春泉指出,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經營者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的有關情況并提供重要證據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酌情減輕或者免除對該經營者的處罰。“我國借鑒了國外反壟斷調查中的經驗,通過法律條款的設置,使得接受反壟斷調查的企業事實上處于‘囚徒困境’,一些企業在‘囚徒困境’中,不僅會主動承認甚至供認其他企業以減輕自身的經濟損失。” 直接或變相維持轉售價格 涉嫌縱向壟斷 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指出,眼鏡屬于市場調節價商品,經營者依法享有自主定價權,但經營者的價格行為應該嚴格遵守我國反壟斷法、反價格壟斷規定等法律規章的規定,上游經營者不得剝奪、干預下游經營者的定價自由,排除、限制市場價格競爭,侵害消費者利益。 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指出,涉案的7家企業普遍對下游經營者進行了不同形式的轉售價格維持,存在固定鏡片轉售價格或限定鏡片最低轉售價格的行為。作為眼鏡行業市場規模較大、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的知名品牌商,涉案企業的上述行為限制了經銷商的自主定價權,違反了我國反壟斷法第十四條的相關規定,達成并實施了銷售鏡片的價格壟斷協議,達到了固定轉售鏡片價格或限定鏡片最低轉售價格的效果,排除和削弱了鏡片市場價格競爭,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使相關鏡片價格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劉春泉等專家認為,這些企業的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四條的相關規定,涉嫌縱向壟斷。 相對于以價格聯盟為代表的“橫向壟斷”,公眾對“縱向壟斷”尚顯得有些陌生。反壟斷法第十四條明確規定,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的壟斷協議。劉春泉說,在此前的乳粉反壟斷案以及茅臺、五糧液反壟斷案中,也曾涉及“縱向壟斷”的概念。 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告訴記者:發改委處罰這些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壟斷價格的鏡片企業深得民心,有利于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學生在內的許多消費者和業內人士一直質疑這些企業畸高價格背后牟取暴利的行為。憑什么成本只有幾十元的鏡片價格賣到上千元? 威懾作用有待提升 下一棒打向誰? 多位專家介紹,對比國外的反壟斷罰單,中國監管部門反壟斷開出的罰單絕對金額較低,在繼續加大反壟斷執法力度、凈化市場氛圍的同時,還要將反壟斷之劍指向一些消費者長期以來詬病的領域,保護公眾權益。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反壟斷處罰的舉證難度較大,開出罰單更多的是對壟斷性地位的企業起到警示作用,相對美國和歐盟的處罰力度,我國的懲罰力度還相對比較輕。 在歐盟,觸犯反壟斷法規的公司最高將被處以相當于違規年營業收入10%的罰款,近年來的多起反壟斷罰單,數額最高的超過10億歐元。 2011年,日化巨頭聯合利華和寶潔因操縱洗衣粉價格,遭歐盟反壟斷機構處以近3.2億歐元罰款。 2009年,歐盟向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美國英特爾公司開出創紀錄的10.6億歐元的反壟斷罰單,并要求英特爾公司停止與超威半導體公司(AMD)的不公平競爭。 2008年,歐盟向美國軟件巨頭微軟公司開出的8.99億歐元的反壟斷罰單。 而根據美國反壟斷法,一旦企業被裁定有壟斷嫌疑,將可能面臨罰款、監禁、賠償、民事制裁、強制解散、拆分等多種懲罰。而且美國實行懲罰性罰款,如果企業被認定違犯反壟斷法,罰款金額將三倍于損害金額。 劉春泉指出,進口汽車“零整比”畸高,我國現行的汽車售后服務和零配件銷售的模式早已在歐洲被明令禁止,監管部門的表態卻依然是“要調查”“要研究”,至今沒有實質性動作;消費者對通訊企業的壟斷行為不滿已久,流量月度清零、收取漫游費用、攜號轉臺遲遲難以在全國推廣等問題進展緩慢,監管部門所述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積極整改”,消費者感受不明顯…… 他建議,在繼續加大反壟斷執法力度的同時,還應盡快將反壟斷大棒指向飽受消費者詬病的領域,凈化市場氛圍,規范商業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 |
相關閱讀:
- [ 05-24]國家能源局兩官員被立案偵查 去年至今已5人落馬
- [ 05-24]國家能源局3天內4官員被立案偵查
- [ 05-23]媒體談部委網站變化:保證權威性同時多了時尚味
- [ 05-22]別讓天氣成為唯一負責的“質檢員”
- [ 05-22]能源局“家藏億元現金”官員被立案
- [ 05-22]發改委發布首批80個鼓勵社會投資項目
- [ 05-21]八省人士致信發改委 呼吁葛蘭素史克乙肝藥物降價
- [ 05-21]北京市發改委:洗車業哄抬價格將嚴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