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調整遠不到位 小幅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對醫院補償作用有限,增加收入仍是院長最頭疼的事 在貴州平壩縣人民醫院,床位費每天只有11元。每個病房都住滿了病人,連樓道兩邊都放著加床,原先44張床位的病區增加到了80多張。 50多歲的柏樹芬戴著藍色頭巾,她是平壩縣白云鎮的布依族農民,第一次住院,胃不舒服,發著高燒,之前被診斷為腎結石。她以為要開刀手術,嚇得要命,一直在哭。外科主任周貴軍安慰她說,現在醫院引進了新技術,運用輸尿管鏡碎石,不用開刀就能去掉結石。陪她來的大妹也在一旁解釋,柏樹芬這才放下心來。 醫療服務價格的調整,并沒有給醫院帶來大的收益。作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點,平壩縣人民醫院獲準調整醫療服務價格,61項服務項目價格調高,14項設備檢查項目調低,床位費用沒有調整。朱波說,醫院服務價格原來的基數就比較小,盡管平均提高115%,但醫院的收入并沒有明顯增加。由于降價而減少的收入部分,由醫院自行消化。 貴州省衛生計生委醫管處處長安仕海表示,無論從種類還是從幅度來說,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都遠不到位。從調整后的價格來看,主任醫師門診費為10元,知名專家門診費17元;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分別為每天7元、5.6元、3.3元,仍然低于醫療服務的成本,對增加醫院收入貢獻不大,對醫院的補償作用將十分有限。 醫療服務收入是醫院重要收入來源之一。掙錢不易,省錢更難。如何維持縣醫院的正常運營,成為院長最為頭疼的事。 云南省祿豐縣人民醫院用支付方式改革撬動了醫院綜合改革,他們用的是“減法”,降低醫療服務成本,從而增加服務收入。2013年1月起,祿豐縣人民醫院開始正式推行按疾病診斷組付費方式改革,從源頭上控制醫療費用。所謂按疾病診斷組付費(DRGs),是將臨床特征相似、耗費醫療資源量相似的若干個疾病歸為一類,按治療這類疾病通常需要的診療項目,科學測算出一個價格,并統一按該價格付費。如此付費方式,迫使醫院為獲得利潤主動降低成本,縮短住院天數,減少誘導性醫療費用支付,有利于費用控制。 按疾病診斷組付費在祿豐縣人民醫院的推行并非一帆風順。最初3個月的試運行發現月月虧損,而今年初,社保部門調低支付額度,按疾病診斷組付費差點被逼入“絕境”。以白內障手術為例,2013年的定價是2830元,今年調為2130元,減少了700元。熊文云說:“2013年組組數據全優,年初組組數據全部異常,心情非常不好,非常煩躁。” 熊文云的辦法是:摳門摳到家,省錢省到底。同樣治療白內障,原先超聲乳化白內障需要3000—4000元,現在改用白內障小切口,雖然恢復時間略長,但一樣可以達到效果,至少可以省下1000元。他說,新農合本來就是基本醫療,不主張高檔。盡管治療時有些改變,但有嚴格的質量控制。 政府投入缺口巨大 縣級財政補助能力較弱,尚未建立穩定、常態的縣級公立醫院財政補助政策。一些地方未能完全承擔政府辦醫的出資義務 按照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方案,試點地區應落實政府投入責任,這就意味著財政撥款要增加,確保公立醫院的公益性。 平壩縣人民醫院使用的依然是上世紀70年代的門診樓。四層門診樓只有一層有衛生間。如果不是試點公立醫院改革,醫院可能仍處在“落后”中。要設備沒設備,買設備 “湊份子”。醫院財務科科長毛翠萍仍記得8年前的平壩縣人民醫院:“那時候條件非常差,很多檢查都做不了,檢驗科想進一臺彩超、一臺生化儀,按規定醫院不能貸款。” 最讓她難忘的是,醫生刷卡為醫院買設備。當年放射科一臺500毫安的X光機需要300萬元,院里沒有錢,就組織15個科室主任刷個人信用卡,通過與銀行溝通,24個月分期購買了這臺設備。 政府加大投入,讓平壩縣人民醫院設備“鳥槍換炮”。2011年2月,該院建設項目獲省發改委批復立項,總投資5300萬元,國家項目資金2500萬元,省級配套100萬元,地方政府統籌解決缺口資金。 讓朱波喜中有憂的是,預計醫院新大樓今年8月投入使用,醫院內部裝修還存在巨大缺口。如果讓醫院承擔,攢夠裝修費用至少需要10年。“馬也買不起,鞍也備不起。由于不允許縣級公立醫院舉債建設,還是要等待政府出面解決資金缺口。” 貴州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張光奇坦言:“醫改推進難度很大,并不是所有縣政府都像平壩縣政府這樣支持改革。有時我到縣里去,縣長、書記都躲著不見我。說到底,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是改政府,考驗的是政府部門對自身辦醫責任的認識程度和執行力度。” “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不僅僅是改醫院,破除以藥補醫機制,需要政府落實對公立醫院的投入責任。”張光奇說。 張光奇介紹,貴州省內偏遠地區特別是縣級政府財力有限,要保證對縣級醫院的投入勉為其難。貴州省在全國屬于長期衛生事業投入不足的省份,中央應加大對貴州衛生事業投入的傾斜力度,切實保障國家財政對縣級醫院的投入,形成長效機制。 云南省衛生廳醫政處姜旭說,云南省部分州市、縣政府未能完全承擔政府辦醫的出資義務。目前,全省各縣級公立醫院的建設發展、大型設備購置和重點學科建設主要依靠自籌資金等方式解決。 姜旭擔心,縣級財政補助能力較弱,尚未建立穩定、常態的縣級公立醫院財政補助政策。他建議,加大政府經費投入,分類補償,分級負擔,由中央、省、州(市)、縣四級政府財政共同投入,確保公立醫療機構的公益性質。 |
相關閱讀:
- [ 05-29]省老年醫院呼吸內科開展敬老愛老巾幗志愿服務活動
- [ 05-29]“醫院是公共場所”應該成為共識
- [ 05-29]接診遇車禍救護車呼叫救護車 醫院四名職工受傷
- [ 05-29]湖南公布醫院控煙暗訪排名:近一半“不及格”
- [ 05-29]河北省紅十字基金會醫院工會舉辦職工演講比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