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食物中毒原因待查 數十名幼兒同時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具體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海口市美蘭區政府一位參與救治的工作人員表示:“到底是食物變質,還是農藥殘留,還需要通過進一步檢測分析來確定。” 據悉,目前海口衛生部門已對幼兒園食物、食材及幼兒排泄物進行了取樣。海口市食藥監局已對幼兒中午食用的食物殘留標本100余份進行取樣封存,并將進行檢測化驗和分析。海口市疾控中心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同時,海口市美蘭公安分局、演豐派出所也已介入展開調查。 據海口市委宣傳部通報,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初步判定為一起疑似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在接診的97名幼兒當中,符合疑似食物中毒病例定義的為69名。關于具體結果有待進一步檢驗。 5月29日下午4時許,海口市衛生局局長周文雄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只剩下兩個孩子在醫院觀察治療,其余已全部出院,但疑似食物中毒的具體原因還在進一步化驗之中。 據海口市美蘭區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家幼兒園持有辦學許可證和《餐飲服務許可證》。那么,導致69名兒童食物中毒的“毒食”是怎么端上餐桌的呢?究竟是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藝豐幼兒園是一家私立幼兒園,共有學生198名。我們一向非常重視幼兒們的飲食安全,以前從來沒發生類似事件。這起事故的發生原因我們也不清楚,我們也想盡快知道真相。”藝豐幼兒園園長王麗莎無奈地說。 據該園幼兒及家長稱,一些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癥狀的兒童是食用了該園食堂27日中午的葫蘆瓜、肉絲、面條及粥后,在下午開始出現腹瀉嘔吐癥狀的。 “事故發生之前的當天中午,孩子們的確吃了幼兒園食堂做的葫蘆瓜、肉絲等午餐。但是,孩子們以前也經常吃這類食物,不想這次卻發生這樣的悲劇。”藝豐幼兒園負責人李女士稱。 兒童食品安全如何保障 5月28日下午,海口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要求教育、衛生部門要繼續關注后續治療工作,盡快查明事件原因。同日上午,海口市食藥監局會同市教育局制訂了相關方案,決定從本月29日起對全市學校(幼兒園)食堂開展為期3個月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為了解此事背后的監管問題,記者多次聯系海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符之冠,但截至29日下午4點記者發稿時,符之冠一直沒有接聽記者的電話。 記者了解到,演豐鎮位于海口市美蘭區中部,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此事的發生再次敲響警鐘:農村地區兒童食品市場既是監管的重點環節,又是監管的薄弱環節,存在諸多隱患。保障農村兒童食品安全,我們該如何入手? 對此,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會秘書長羊光然認為,首先,工商、食品監督、衛生防疫等部門應加強農村兒童食品市場的監管,從源頭上堵截假冒食品進入農村消費市場的通道。其次,應加強農村兒童食品監督抽檢,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村兒童食品違法行為。此外,要加大社會宣傳引導力度,提高農村家長食品消費安全意識,提高假冒食品防范技能和維權能力,主動檢舉、揭發、抵制假冒食品,讓假冒食品無處藏身。 海南律師陳劍認為,食品安全影響了幼兒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這類事件也是幼兒園承擔侵權責任的常見案例,因此建議幼兒園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保障體制、加強幼兒園食堂從業人員管理、加強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確保采購、加工、供應、貯存等關鍵環節安全可控。 陳劍建議,有關部門應努力構建食品安全綜合監管機制,積極探索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兒童飲食安全。改變以往“死看死守”的監管方式,實現“遠距離監控、零距離監管、常態化打擊”的工作目標,在源頭上杜絕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為兒童打造一個健康的餐桌。 本報海口5月29日電 |
相關閱讀:
- [ 05-30]廈門今年新開建12個中小學項目 還包括20個幼兒園
- [ 05-30]京華時報:幼兒園槍支走火民警犯了常識錯誤
- [ 05-30]新京報:幼兒園“走火”,民警不知有子彈即違規
- [ 05-30]山東威海市政府發布通知:30日全體幼兒園停課
- [ 05-29]山西呂梁一無證幼兒園教師毆打戲謔幼兒 幼兒園被查封當事人被行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