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不與普京一對一單獨會晤皆因情勢使然
2014-05-30 16:55:4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黃曉夏 |
分享到:
|
美國總統奧巴馬將于下個月初飛赴法國,出席諾曼底登陸70周年紀念活動。趕巧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出現在嘉賓名單上。可以肯定,俄美兩國首腦點頭碰面在所難免,這或許將是兩人自克里米亞危機后首次在同一場合公開會面。契機難逢,然而白宮早已放話稱,奧巴馬不會與普京進行一對一單獨會晤,外交疏遠之意溢于言表。而俄羅斯近日也表態稱,克里米亞回歸烏克蘭絕無可能。尚未會面,暗戰已起。 從克里米亞閃電入俄到烏克蘭總統選舉,美俄掰腕較勁已有幾個回合,但奧巴馬對俄羅斯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經濟制裁成效有限。美國《國家利益》雜志認為,“就目前局勢而言,普京手中握有一手好牌”。對內,普京的強硬姿態獲得俄羅斯民眾的肯定,支持率飆升。俄羅斯民意基金會的數據顯示,普京本月的支持率高達79%,遠遠高于年初的59%。對外,普京對西方的制裁措施“不屑一顧”。歐美制裁俄羅斯步調不一,輕重有別,這就給俄羅斯提供了喘息的空間。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僅憑天然氣供應一項優勢,普京就足以掌握歐洲的經濟命脈。一旦歐洲對俄羅斯的制裁動真格,歐洲付出的代價將遠遠超過美國,奧巴馬若想說服歐洲加大制裁力度恐非易事。 此外,在烏克蘭問題上,俄羅斯有著更重要的權重。烏克蘭對俄貿易占到了烏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而且烏克蘭大部分油氣來自俄羅斯的供應。與歐洲不同的是,俄羅斯還為烏克蘭商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歷史淵源及種族認同感使得兩國聯系緊密,俄羅斯在烏克蘭內政方面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趙會榮認為,相對而言,烏克蘭對俄羅斯的依賴較重。無論是親西方的領導人,還是親俄的領導人,上臺之后與俄羅斯展開或多或少的合作勢在必行。 克里米亞脫烏入俄已然發生,挽回局勢的可能性全無。奧巴馬無力改變,除了經濟制裁,更使出外交孤立的制衡手段。將俄逐出八國集團、聯合國際社會孤立俄羅斯等等,聲勢唬人但效果微乎其微。從現實來講,全球不再處于一個兩極或單極世界,美國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權限,去說服或強迫其他國家切斷與俄羅斯的聯系。 短期而言,勝券在握的普京貌似棋高一招。然而,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從地緣政治角度講,俄羅斯也面臨著諸多隱患。 事實上,烏克蘭已成為西方和俄羅斯爭奪地緣影響力的緩沖帶。烏克蘭新當選總統波羅申科近日表示,將推動烏克蘭入歐盟進程。烏克蘭加速向西方靠攏,勢必為俄羅斯留下隱患。目前,從看得到的未來說,圍繞烏克蘭地緣政治傾向的紛爭不會結束,奧巴馬與普京何時能“一笑泯恩仇”也懸而未決。歐洲出奇制勝的殺手锏并未祭出,斗則雙輸的局面也是普京的忌憚所在。未來數日,烏克蘭東部沖突如何停息?俄烏關系能否改善?將成為決定局勢發展的重頭戲。(文/張敏彥) |
相關閱讀:
- [ 05-30]奧巴馬表態應對“南海侵略” 受菲越媒體追捧
- [ 05-30]美國共和黨人借老兵醫療丑聞大舉聲討奧巴馬
- [ 05-30]英媒:奧巴馬外交愿景總體正確 但必須言行一致
- [ 05-30]美媒列舉奧巴馬外交“頭疼事”
- [ 05-30]外媒:奧巴馬稱美國仍是無可爭議第一大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