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習近平“新安全觀”匹配強國地位
2014-05-30 21:25:37??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李艷 |
分享到:
|
![]() 5月21日,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在上海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并發表題為《積極樹立亞洲安全觀共創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講話。 中國日報網5月30日電(信蓮)多維網日前刊文全面分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新安全觀”,指出中國外交戰略的調整,與其不斷提升的強國地位完全匹配。以下為文章摘要: 自奧巴馬亞洲行后,美、菲本月5日啟動了年度聯合演習,菲律賓在南海半月礁抓扣中國漁船及人員,中越西沙對峙并持續升級為大規模排華抗議,日本18日在沖繩島東部海域舉行為期17天的奪島演習,中俄兩國于20日至26日在上海東北部海空域舉行“海上聯合-2014”軍演,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簡稱亞信會議)第四次峰會20日到21日也在上海開幕。 短短一個月時間,這些接踵而至的事件,引得國際社會將目光聚焦于亞洲地區,而每一件事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中國身影。這讓外界對習近平執政后中國政府所展露出來的外交新現象有了諸多觀察和闡釋。 習近平上任后,面對的是中國國際地位和國際環境的新變化。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今天的中國,綜合國力已完成階段性提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影響力正與日俱增;但崛起的階段性完成和國力的非全方位提升,又令中國不得不面臨外交的新局面,如何處理與周邊國家錯綜復雜關系以及如何處理好與美國的關系,都是一道不小的難題。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其外交戰略始終貫穿一條主線,即和平發展。這一外交戰略的核心長期以來表現為“韜光養晦、有所作為”和以處理國家關系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獨立自主不結盟外交政策。 美國《世界日報》曾刊文認為,面對新的形勢,習近平不會改變這一外交戰略的總基調,但會對外交戰略進行調整,而且還要為自己本屆任期乃至未來的中國外交戰略重新定位。 一個大國的崛起,經常帶來的是國強必霸的局面。新興國家和守成國家往往會相向而行,若想避開“修昔底德論斷”的對抗死結,從整個國際關系史來看,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從十八大中共對外交戰略的傳承和創新的表述以及習近平和其他領導人的外事活動來看,新一屆中國領導人提倡的是“新安全觀”,即尊重世界各國的多樣文明和制度、謀求共同發展、構建和諧世界與周邊環境。 從俄羅斯、非洲、東盟、中亞,再到歐洲和拉美四國,習近平上任后的外事活動及在國際舞臺上的平實直白發言,正試圖傳遞出中國外交戰略轉型的新思路和新布局。新思路即處理國際關系時強調“合作共贏”,處理與美國等大國強國關系時追求既博弈又合作的“平等關系”,以維護國家核心利益,既建立強大安全屏障,又維護良好外部關系。新布局即首要加強中俄間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與美建立“不對抗、不沖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對歐盟保持基本穩定、逐步增強;與其他國家包括周邊國家建立“親、誠、惠、容”的命運共同體等。 5月20日至21日,亞信會議第四次峰會在中國上海舉行。這一由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于1992年倡議建立的亞洲安全問題論壇,歷經22年發展,現已擁有24個成員國、13個觀察員國和國際組織,成為亞洲覆蓋范圍最大、成員數量最多、代表性最廣的地區安全論壇。 作為本屆峰會的承辦國,中國在會上正式接任2014年至2016年亞信主席國。據報道,此次峰會有包括亞信成員國、觀察員、峰會客人在內的4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及代表參加,以“加強對話、信任與協作,共建和平、穩定與合作的新亞洲”為主題,這是亞信自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會議;一些外國領導人還在出席峰會間展開對中國的訪問。可以說,這是中國政府2014年的一大“主場外交”,中國在其中扮演了東道主和主導者的角色。 習近平在峰會開幕的主旨講話中說,“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形勢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要跟上時代前進步伐,就不能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腦袋還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時代。我們應該積極倡導共同安全、綜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續安全的亞洲安全觀,創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區安全合作新架構,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 其實這種表述,習近平早在2013年4月7日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就已提出。習近平在講話中還提到,“亞洲的事情,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辦。亞洲的問題,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來處理。亞洲的安全,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來維護。亞洲人民有能力、有智慧通過加強合作,來實現亞洲和平穩定。”透露出來的弦外之音不言而喻。 有媒體評論說,這已顯示出新一屆中國領導人要突破既有的外交思維,用“新安全觀”的不同理念重新定調中國外交,以匹配中國崛起的大國強國地位。 在舉辦本次峰會期間,還有一個重要的看點就是中俄舉行的海上聯合軍演和普京在習近平執政后的首次訪華。 自2013年3月以來,習普已經舉行了六次會晤,頻度之高引外界驚嘆。此次兩人會晤期間,一同出席兩國海軍于5月20日至26日在東海舉行海上聯合軍演的開幕儀式;以及簽署的洽談了十多年之久的天然氣合作大單,都在顯示當前中俄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普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在俄中合作進入到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新階段。他甚至說:“如果我把這種合作稱為兩國悠久交往史中的最好合作,也并不過分。我們之間沒有遺留任何可能對加強全面合作產生負面影響的政治問題。”無疑,通過普京這次在上海的訪問活動,中俄間將繼續尋找兩國間新的關系模式,各自突破對自己不利的現有國際關系秩序。 透過新一屆中國領導人的一系列外交動作,中國正在積極爭取做到權衡兼顧的外交意圖也越來越明顯,力爭“和平發展、互利共贏,以我為主、為我服務”。中國正在從世界舞臺的邊緣走向中央,從跟隨者、附議者走向引領者、倡議者甚至主導者。 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如果各個國家在處理與他國關系時也能這樣做,走通合作發展的雙贏、多贏、共贏之路,對自身和世界都是好事,我們翹首以盼且樂見其成。 ? |
相關閱讀:
- [ 05-30]習近平:擴大新疆少數民族內地就業規模
- [ 05-29]習近平:要在各族群眾中牢固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
- [ 05-29]習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 [ 05-29]《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出版
- [ 05-28]《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出版
- [ 05-27]習近平:“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
- [ 05-25]習近平:加快高端醫療設備國產化進程
- [ 05-25]習近平兩天考察上海5單位 強調牽科技“牛鼻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