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學關注馬航失聯客機,卻遭到同學、家長、老師一致批評:這關你什么事,安心讀書才是你的本分,考不上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批評的背后,隱含的是教育的功利化,社會責任感的缺失。盡管老師家長也有自己的無奈,但是還是應該盡可能教育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寶貴的品質、正常的價值觀,做一個健康向上有責任感的公民。 學生論壇 不該兩耳不聞窗外事 寧夏隆德縣隆德中學 惠金鑫 我是一個喜歡和外界打交道的人,我總會利用手中的資源,比如網絡、報刊、廣播等來獲取信息。雖然正值高三,學業負擔重,但我已經養成了習慣。因為我覺得,現在的世界高度一體化,無論發生什么,或多或少都會與我們有些聯系,對我們有一定影響。不僅如此,聞窗外事可以培養世界視野,擴大豐富知識面,從另一種角度也能豐富精神需求。 如今課業負擔重,尤其是高三,幾乎沒什么時間與精力去了解課業之外的事,但這樣只會把人學成“呆子”,不懂得理論聯系實際,知識面窄、思維僵化。馬航失聯牽動著我的心,我一直也在密切關注,它在哪起飛,經過哪里,最后失聯地點,我都想弄清楚。因為特別關注,我還在地圖上查找這些點,結合網上的各種分析研究,將學過的地理知識溫習了一遍。結果一模竟然考到了這片區域,我一下得了高分。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專注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現今社會,我們應在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多了解學習以外的事,這不僅不會影響學習,反而有利于我們的學習,擴大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頭腦,培養我們更高層次的修養和追求。這才是更重要的。 被迫養成的壞習慣 黑龍江科技大學 于云絢 記得我上中學那會兒,在學校里一聽說什么奇聞趣事或者新聞大事,回家都會興沖沖地講給爸媽聽,可是每次都被老爸老媽回報一句冷冰冰的“好好學你的習,管那么多干嗎”??赡軓哪菚r候起,我的潛意識里就形成了一種觀念,就是學生就應該好好讀書,不應該管其他的。因此我也就養成了不關心時事的習慣。這個習慣,當時以為是對的,現在卻讓我深受其害。 大學的學習模式再也不像中學時候那樣,只要你用功就有回報了。在大學里死讀書的學生成績再好也會被認為是書呆子,你若對社會上的事情不聞不問,一無所知,就和周圍的同學很難有共同話題,無法融入身邊的朋友圈子。 因為從小沒有養成關注新聞,了解新鮮事兒的習慣,現在想“惡補”一下這方面的東西好與大家交流,可誰知竟也不是一件易事,因為很難對這方面的內容提起興趣。特別是大學里想考研或者考公務員,而又對時事政治不感冒的同學,在這方面更是苦不堪言。 把握好關心的重點 江蘇省常州市第一中學 周永江 依我之見,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分子當然有責任和義務去關心、關注社會。我在家中也是如此,每次看電視看報時,家長也都會提醒不要只關注娛樂新聞,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在與國家和社會息息相關的大事上。 對于高中生來說,面對高中政治學習的需要或多或少會把目光轉向時政新聞,但小學、初中時,則更熱衷娛樂新聞。結合自己的感受,我認為這或許沒有什么對錯,只是一個人成熟的過程,從興趣點到責任需求的轉變。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一直都完全不關注任何時事,我覺得他一定不是一個有抱負、有責任感的人。 自古便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說,更何況是處于新時代的我們,只要把握好關心的重點,不要走偏了路就行了。 關注社會,提升自己 河南省漯河市第四高級中學 黃曉忠 人之所以為人,在于其具有社會性,所以,把自己置身于社會之外,顯然是不對的,也是不可能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正確看待自己與社會的關系。 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致力于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實現更遠大的抱負。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不去想,不去做,像網絡游戲等,我們就是應該盡量遠離,使自己更加投入地學習,但我們學習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認為,我們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也不是為了升學,而是為了更好解決個人和社會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進而實現個人和社會的發展。 馬航事件至今仍未水落石出,飛機去哪兒了,我們仍然沒有答案。以后我們如果不向更深更廣的領域邁進,就可能會出現更多問題。兩耳不聞窗外事就是鼠目寸光、活得沒有追求的表現。我認為只有時刻關注身邊,關注社會,不斷提升自己,生存才是有意義的。 老師觀點 個人與社會緊密相連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高級中學 劉勤 不管是從個人與社會關系的角度,還是個人健康成長的角度,抑或是考試的角度看,我都不贊成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如果一個人面對別人的災難苦痛,無動于衷、情感冷漠,真不知道學的知識用來做什么?一個人怎么可能做到別人悲慟不已自己還能平心靜氣學習?人是社會中的人,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世界命運緊密相連,不能成為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 如果別人遭遇困境不管不問,當自己也遭遇困境或危難時,別人也袖手旁觀,情何以堪?因此,即使我們不能給予實質性的幫助,至少可以從情感上、道義上聲援,讓處于困境中的人不感到孤單。 再說,“身在校園,心系天下”,是當代青年學生應有的情懷。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離開世界單獨存在和發展,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為,也是一個有擔當的人的作為。 何況,時事政治在中學課堂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門功課,每學期、每學年都要考試,中招考試、高考政治都離不開時政。即使文綜高考不單獨考政治,考試內容也是以時政為背景的,研究生考試同樣離不開時政。所以,單從增長知識,完成學業考試的角度,也不能不關注時政,不能不關注書本之外的東西。 關注時政,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記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當時在課堂上提到這件事,許多學生都哭了,很多孩子拿出自己積攢下來的零用錢,支援災區,紛紛表示,不能去現場參加救援,也要好好學習,用實際行動支援災區。課堂上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習效率特別高。 學生適度關注書本之外的知識、時事,不僅對學習有幫助,對人生也大有裨益。前不久,韓國“歲月號”客輪沉沒,在課堂上我提議為包括4名中國公民在內的遇難者、失蹤者默哀,結束后同學們表示,一定會珍愛生命,不虛度每一天。 “兩耳聞得窗外事”未必不利于考試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高都鎮洪溝聯小 張立美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提倡,中考、高考中的語文學科作文題,政治、歷史等學科的材料題,材料內容越來越密切聯系現實社會和日常生活,不再局限于教材。如果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那么對于這些材料就會感到很陌生,答題時可能無從下手,更不要說在語文作文中隨手使用離我們日常生活很近的材料以及引用一些專家學者的觀點。 可見,單從應試教育角度說,多關注書本之外的事,與中考、高考升學之間不但不矛盾,反而有助于應試,有利于提高成績。老師還繼續片面認為學生“兩耳聞得窗外事”會耽誤學習時間,實際上是對中考、高考試題新走向、新形勢的不了解和漠視。 家長談心 家長的無奈 網友 季廷 要說這事,你說我們做家長的不知道孩子應該關心時事嗎?我們當然知道??墒强荚囋趺崔k?升學怎么辦?再有責任心、自豪感,如果成績不行,會有學校因為這個錄取你嗎? 我們不是說不讓孩子關心身邊事,也不可能說就想讓孩子冷漠,那是我們自己的孩子,我們能不希望他們好嗎?而正是因為這個希望他們好的愿望,直接導致了我們教育他們要好好學習,少關注其他事,不要過多牽扯學習方面的精力,以防將來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過來人語 老師、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 江西省峽江縣肖家小學 習慶 我深深地記得高二分科那年,伊拉克戰爭爆發。我看著電視上無辜的伊拉克人民流離失所的畫面,為他們感到可憐,更為美國的行為感到憤怒。在文理分科競逐尖子班的關鍵時刻,我的心緒混沌于這場戰爭中,憐憫與憤怒充斥著我的心靈。 對于一個農村高中的學生,沒有人為我正確地解釋這個國際戰爭問題,沒有人引導我走出這周而復始的憐憫與憤怒,我只能在日記中宣泄。所有人都在用語言和行為告訴我,現在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候。我也理智地在我的課桌上貼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來警示自己。 可是,那時熱血氣盛的我沒能走出這漩渦。事情的結果就是成績優秀的我落選尖子班。那年暑假我將那載滿憐憫與憤怒的日記本燒了,我覺得是我不夠懂事讓自己落選。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特別是各方面情感都處于成長敏感期的高中生,關注馬航失聯,同情馬航失聯中失去親人的人們,渴望知道馬航失聯的原因,這是人類情感使然。如果作為長輩、老師,不加開導,只知遏制、批評,最后勢必將孩子推入迷惘的漩渦,更加影響學習。如果老師、家長能用自己成熟的思想及時和學生交流討論馬航失聯事件,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讓他們知道失聯已是事實,讓他們體會到有親人的陪伴是多么幸福,讓他們懂得做事要用心,以嚴謹的態度對待學習,就會少出現失誤。如果擔心孩子占用學習時間來關注馬航失聯,家長可以和孩子協商好,家長關注動向,有新的重要消息會及時告訴他們,孩子就能安心學習。 |
相關閱讀:
- [ 05-30]中馬總理會談時就馬航客機失聯事交換意見
- [ 05-29]中馬兩國總理會談時就馬航客機失聯事交換意見
- [ 05-27]范長龍會見馬來西亞防長 望繼續搜尋馬航失聯客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