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工業用地變住宅用地 突擊“種房”套取補
2014-05-31 13:16:0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陳瑜輝 |
分享到:
|
突擊“種房”套取補償 2009年6月1日,柳江縣國土局、柳江縣拆遷辦發布公告,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在用地紅線范圍內搶栽、搶建,征收時一律不予補償。在這起“窩案”中,一些“消息靈通人士”根據提前知道征地拆遷信息突擊“種房”套取補償。 柳江縣國土局工作人員覃東、曾陳義,以及社會人員姚飚共同出資,在公告發布之前10天購買了一宗247平方米的土地,并以覃東妻子曾麗名義簽訂協議和辦理相關手續。在缺少相關材料、不符合辦理登記條件要求的情況下,柳江縣國土局地籍與測繪管理股股長歐獻武、工作人員韋海云為其辦理了落款日期為2009年5月31日的土地使用證。 覃東在拿到違規辦理的土地使用證后借機在土地上搶建房屋,并與負責征地拆遷的國家工作人員歐喜才、韋繼國勾結,加之抽調到柳江縣“鐵辦”擔任民房征地拆遷組副組長的譚金龍玩忽職守,最終非法獲得房屋拆遷款203.5萬元。 為成功套取補償,一些“種房專業戶”巨資拉攏腐蝕有征地拆遷補償資金管理分配權的干部。柳江縣拉堡鎮農民王運友得知湘桂鐵路改造的消息后,在兩塊土地上搶建房屋等待拆遷。拆遷組成員潘素清在接受請托后,分別找到土地房屋征收組工作人員勞軍、譚金龍幫王運友辦理拆遷補償。王運友在獲得拆遷補償款共計400多萬元后,向潘素清等人行賄80萬元。 在這起“窩案”中,還有通過改變建筑性質套取補償。被征收戶韋某有一個車庫,應按住宅進行補償,而柳江縣建設局工作人員楊建春則幫助韋某把房產證改為“商鋪”,并“偷偷蓋了公章”。這一改動,補償價格從40多萬元飆升到90多萬元。 還有一些土地、房子完全不存在,僅憑一套完全虛假的材料竟能騙取補償款。檢察機關發現,柳江縣“鐵辦”工作人員韋桂專負責審核的拆遷戶“王克”的宅基地權屬資料完全虛假,騙取了74.4萬元補償款。 拆遷補償資金是各級財政,一些人認為不拿白不拿 近年來,征地拆遷領域的腐敗大案、“窩案”層出不窮。2012年,南寧市共查辦了青秀區征地拆遷領域職務犯罪系列案22件27人,其中貪污賄賂類12件13人,瀆職類10件14人;2011年至2012年期間,河南許昌市東城區拆遷領域60余人相繼被檢察機關批捕、起訴,加上數人潛逃,東城區征地辦“全軍覆沒”。 “征地拆遷補償資金量巨大,而且是各級財政資金,一些人認為不拿白不拿,一些掌握資金分配權的干部也難以抵御誘惑。”辦案人員說,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土地性質不同,補償價格有天壤之別;不同的房屋結構、不同的裝修,補償差異也很大;若被拆遷戶主動配合拆遷,所得獎勵金額隨意性也較大。這些原因在客觀上造成了征地拆遷領域存在很大的權力尋租的空間。 廣西科技大學副研究員夏辛萍認為,從根本上制約征地拆遷腐敗問題的重要手段,就是公開和透明。征地拆遷應逐步完善完備土地價格、安置辦法、補償價格標準、享受安置房條件、拆遷裁決等規定,制定出執行補償標準統一、內容詳實、可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進一步規范征地拆遷工作;根據征地拆遷領域的特點,進一步完善工作管理制度和拆遷操作規程,實現制度建設系統化、操作規范化、堵塞資金管理上的漏洞;在征地拆遷過程中,應嚴格按征地、拆遷補償標準,并進行公示,保證透明化的運作。 |
相關閱讀:
- [ 05-03]拆遷腐敗患的是權力頑疾
- [ 05-01]一些官員深陷“拆遷腐敗” 與權力頑疾息息相關
- [ 01-29]北京檢方獎勵22名拆遷腐敗舉報人10萬元
- [ 01-09]拆遷腐敗案筆錄內幕:貪官鉆政策漏洞抱團作案
- [ 01-19]泉三高速鯉城拆遷腐敗案審結 省醫保公務員個人分擔提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