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銀監會總結金十條落實成效 將擴大小微企業再貸款
2014-06-01 09:55:30??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黃曉夏 |
分享到:
|
5月31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中國銀監會召開會議,介紹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金十條”)下發以來的落實情況,并從社會融資成本、融資規模、融資結構、金融服務能力、金融供給能力、金融穩定等方面明確了下一步的相關政策方向。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必須要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紀志宏說,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需要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做支撐,央行接下來將從總量和結構兩方面著手,首先穩定融資總量,同時加強信貸政策引導,優化融資結構,對“三農”、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重點領域和行業著重支持。 在穩定融資總量的各項措施中,“定向降準”由于關系到拓寬金融機構涉農資金來源,一直廣受社會關注。今年4月25日,央行曾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下調縣域農村合作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今后將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對‘三農’、小微企業等符合結構調整需要、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實體經濟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適當降低準備金率。”紀志宏說。 央行表示,支持小微企業的再貸款和專項金融債規模也將擴大。今年3月,人民銀行正式在信貸政策支持再貸款類別下創設支小再貸款,下達全國額度500億元,今后在500億元的基礎上還會進一步擴大。 “要合理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接下來將從6個方面入手,首先就是縮短融資鏈條,進一步規范同業、信托、理財、委托貸款等業務。”銀監會研究局副局長張曉樸說,不必要的資金“通道”、“過橋”環節交易過于復雜、鏈條過長,容易導致風險隱患。 此外,還將有多項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政策措施出臺。一是進一步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吸收存款行為;二是加強金融服務價格管理,開展銀行業收費專項檢查,對于只收費、不服務的要堅決取消;三是建立健全融資擔保體系,降低小微企業擔保費用;四是積極穩妥發展中小金融機構,目的是促進行業充分競爭,引導金融機構通過市場競爭增加資金供給,遏制資金價格上升;五是加快發展直接融資,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為了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能,央行和銀監會還就金融服務能力、金融供給能力、金融穩定做出相關政策規劃。其中,銀監會透露,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貸款審批、檢查流程、績效考核機制將繼續改進,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和信息平臺建設也將繼續推進。 |
相關閱讀:
- [ 05-30]銀監會:去年共查處銀行業金融機構違規金額2.3萬億
- [ 05-28]銀監會防聯保貸款風險:不能猛抽貸 用時間換空間
- [ 05-21]銀監會新修商業銀行內控四原則
- [ 05-16]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到三明調研金融工作
- [ 05-13]消息稱央行和銀監會正起草文件應對銀行破產風險
- [ 05-12]央行、銀監會齊表態 互聯網金融“不但要管,而且要嚴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