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加德滿都6月1日電 題:珠峰“直升機爭議”背后:山變了人也變了 中新社記者 符永康 “只要你身體好,肯出錢,就有一群人扛著你上珠峰。”尼泊爾登山界的這句俗話雖然顯得夸張,但確實反映了珠峰攀登逐漸走下“神壇”的變化。昔日英雄般的壯舉,如今已成為普通人可以體驗的驚險之旅。 即便如此,今年珠峰南線登頂第一人王靜還是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位中國女登山家在今年珠峰雪崩之后成功登頂,而尼泊爾媒體質疑她乘直升機越過了雪崩地帶,打破了從珠峰大本營人力攻頂的慣例。 尼泊爾官方宣布對此進行調查。尼泊爾文化、旅游和民航部聯合秘書馬迪乎·布拉克迪6月1日告訴中新社記者:“王靜女士5月23日登上珠峰,尼泊爾旅游部長、局長及我本人都會見了她,確認并祝賀她成功登頂,這一事實不存在任何問題。” 布拉克迪說,至于外界懷疑王靜利用直升機協助攀登的問題,尼泊爾政府還在調查之中,目前尚無結論。而當地登山人士指出,今年4月18日珠峰雪崩沖毀了位于大本營與2號營地之間的冰川路段,人力攀登幾無可能。 珠峰南線每年吸引大量探險者前往,登山者一般先前往海拔5300米的珠峰大本營,再攀登約8848米的世界最高山峰。除非緊急救援需求,登山者不可在大本營以上使用直升機,王靜若打破這一“游戲規則”,業界擔心將有很多人效仿。 尼泊爾旅游人士高亮告訴記者:“王靜此次攀登活動,大都是由我協助安排的。”他沒有正面回應王靜是否使用直升機的問題,而是說:“就現在的情況,明年或者以后,從大本營到2號營地有可能會有更多人別無選擇地使用直升機。” 加德滿都探險旅游中介尤帕迪說,這次“直升機風波”看起來是一個技術問題,其實最讓登山界難以接受的是,珠峰攀登似乎不再神圣,將來或許有人會直接乘飛機空降珠峰,這讓人感到失落。 1953年,尼泊爾山地居民丹增·諾爾蓋和新西蘭人埃德蒙·希拉里從珠峰南坡成功登頂,成為人類首次登上珠峰的幸運兒。至今61年間,世界第一高峰每年都上演著“山變了,人也變了”的故事。隨著全球約5000人陸續登頂,珠峰山坡上大片積雪消退,氧氣瓶、排泄物、廢棄裝備等垃圾遍地,讓尼泊爾當局感到頭疼。 同時,珠峰一些驚險地段被裝上了梯子,許多登山者攜帶現代化的裝備,在夏爾巴向導的簇擁下攀登,廚師、后勤、助理等貼身照料。人們不禁會問:這還是讓人肅然起敬的探險嗎? 商業化改變了珠峰,也改變了人們的登山方式。在尼泊爾,游客們可以乘坐飛機環繞珠峰觀覽,王靜以自己的方式感受世界之巔,似乎也不必背負所謂“不道德”的指責——誠如登山界人士預料,將來許多人都會這么做。(完) |
相關閱讀:
- [ 05-28]印度13歲女童登頂珠峰 創女性攀峰新紀錄
- [ 05-15]專家稱珠峰頂部有極大量“來自宇宙射線輻射”
- [ 04-21]珠峰雪崩搜救宣布結束 部分遇難者遺體被火葬
- [ 04-18]美媒:珠峰雪崩已致13人遇難 均為夏爾巴人向導
- [ 04-18]珠峰發生雪崩 致至少6名尼泊爾向導遇難6人失蹤
- [ 05-31]一日本男子在攀登珠峰至海拔8600米處喪生
- [ 05-31]墨西哥男子9天內從南北兩側兩登珠峰(圖)
- [ 05-29]登珠峰第一人:我們并沒征服高山 只是征服了自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