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比利時特派記者 任彥】比利時主流法語報紙《南方新聞》近日披露,比利時安樂死人數呈迅猛增長之勢,僅2013年就飆升27%。2012年該國安樂死人數為1432,2013年增加到1816。這家報紙說:“這也就是說,比利時去年每月有150例安樂死,每天有5人在醫生‘協助’下‘自殺’。”前不久,該國又通過兒童安樂死法案,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取消安樂死年齡限制的國家。“寬松”的安樂死政策讓不少病重老人開始擔心自己被強迫安樂死。 比利時去年執行的安樂死中,73%的選擇者是癌癥患者。就年齡分段比例來看,70歲至90歲年齡段所占比例最高,占安樂死總數的53.5%,60歲至70歲占21%,60歲以下年齡段占15%,90歲以上老人占7%。 2002年,比利時通過有關安樂死的法案,成為繼荷蘭之后第二個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根據該法案,實施安樂死的前提是,病人的病情已經無法挽回,他們遭受著“持續的、難以忍受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實施安樂死的要求必須是,由“成年和意識正常”的病人在沒有外界壓力的情況下,經過深思熟慮后自己提出來的。 根據比利時“安樂死監測和評估聯邦委員會”發布的報告,安樂死人數最近幾年急劇攀升,2002年只有24例,2012年上升到1432例,占該國當年死亡總數的2%。報告稱,安樂死申請者遠超這個數字,但由于條件不符合,均被駁回。 安樂死目前在絕大多數國家都屬違法,因為安樂死是“醫生主動結束患者生命的行為,與醫學治療的目的相背離,是一種犯罪”。只有極少數幾個國家允許安樂死。盧森堡和哥倫比亞允許醫生“幫助絕癥患者終止生命”。瑞士及美國少數幾個州(俄勒岡州、蒙大拿州、華盛頓州和佛蒙特州)允許醫生向絕癥患者提供毒藥,由患者自行結束生命,這種方式被稱為“協助自殺”。 荷蘭限定安樂死年齡為12歲以上,16歲以下的孩子必須在監護人完全同意的情況下接受安樂死。但比利時議會今年2月高票贊成通過兒童安樂死法案,將安樂死合法范圍擴展至18歲以下的兒童。自此,比利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取消安樂死年齡限制的國家。 《環球時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布魯塞爾說荷蘭語的人大多支持安樂死,而說法語的人則不太支持。一名學者告訴記者,在比利時,說荷蘭語的人要多于說法語的人,這是荷蘭和比利時率先走出安樂死禁區的主要原因。支持安樂死的人認為,如果患者罹患一種無法治愈的疾病,并且自己愿意結束生命,政府有義務幫助他們減輕痛苦。 一位名叫肯沃德的老人上世紀90年代患病后幾乎離不開輪椅。她說,雖然比利時有關法律保障人們不會被強迫安樂死,但老年病人的處境十分危險,醫生很可能濫用安樂死法案。“我現在非常無助,害怕自己成為安樂死名單上的下一個數字。” |
相關閱讀:
- [ 05-28]對獼猴就實行安樂死 嘉義縣政府:只是農民建議
- [ 05-19]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另一愛犬去世 患癌遭安樂死(圖)
- [ 04-09]不適應現代生活 英國89歲老婦安樂死
- [ 04-03]謠傳贈臺大熊貓將被安樂死 臺北市長斥玩笑開過頭
- [ 04-02]網傳大陸贈臺熊貓將被安樂死 臺北動物園稱非事實
- [ 03-20]多倫多華裔律師為尊嚴“安樂死” 華人看法兩極
- [ 03-09]比利時允許兒童安樂死 被指或推動死亡旅游業
- [ 03-05]4條斗牛犬咬傷7歲日本女孩 狗被“安樂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