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的主旨演講
2014-06-03 17:33:00??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最持久的力量。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夢想。 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糧食不足、資源短缺、能源緊張、環境污染、氣候異常、人口膨脹、貧困、疾病流行、經濟危機等諸多全球性難題,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嚴峻挑戰。 實現夢想、應對挑戰、創造未來,動力從哪里來?只能從發展中來、從改革中來、從創新中來。地球上的物質資源必然越用越少,大量耗費物質資源的傳統發展方式顯然難以為繼。面向未來,世界現代化人口將快速增長,如果大家依照現存資源消耗模式生活的話,那是不可想象的。中國擁有4200多萬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隊伍,這是中國開創未來最可寶貴的資源。發展科學技術是人類應對全球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這一切,對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提出了新的使命。 一項工程科技創新,可以催生一個產業,可以影響乃至改變世界。袁隆平院士的團隊發明了雜交水稻,促進中國糧食畝產提升到800公斤以上,不僅為中國解決13億多人口吃飯問題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推廣到印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埃及、馬達加斯加、利比里亞等眾多國家,使那些地方的水稻產量提高15%-20%,為人類保障糧食安全、減少貧困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今世界,新發現、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工程科技創新成果層出不窮,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動力遠遠超出預測,人類創新潛能也遠遠超出想象。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交叉融合正在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這將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任何一個領域的重大工程科技突破,都可能為世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引發新的產業變革和社會變革。 未來幾十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將同人類社會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將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信息技術成為率先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的先導技術,將促進以物質生產、物質服務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向以信息生產、信息服務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生物學相關技術將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基因技術、蛋白質工程、空間利用、海洋開發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發展將產生一系列重大創新成果,拓展生產和發展空間,提高人類生活水平和質量。綠色科技成為科技為社會服務的基本方向,是人類建設美麗地球的重要手段。能源技術發展將為解決能源問題提供主要途徑。 共創人類美好未來,是工程科技發展的強大動力,全球工程科技人員要切實承擔起這個歷史使命。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今天,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進的程度空前加深,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休戚與共,中國人民的夢想和各國人民的夢想緊緊相連。 現在,各國都在深入思考今后的發展前景。中國已經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藍圖,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改革,努力破解發展難題,消除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為發展增添新動力。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要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我們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國家重大戰略,著力推動工程科技創新,實現從以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為主轉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我們將繼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著力解決霧霾等一系列問題,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中國。我們將高度關注民生,著力解決人民的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我們將承擔負責任大國的使命,通過建設一個和平發展、蓬勃發展的中國,造福中國人民,造福世界人民,造福子孫后代。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工程科技的靈魂在于開放,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中,提高工程科技發展國際化水平已成為各國推動工程科技創新的普遍共識和重要手段,共享工程科技成果是推動共同發展、促進共同繁榮的重要途徑。我們要通過加強國際工程科技合作,相互借鑒,相互啟發,推動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實現各國共同發展。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已經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開展了廣泛的工程科技人才交流,參與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伽利略計劃等一大批反映當代工程科技前沿的重大科技工程,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程科技進步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前不久,我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訪問,同博科娃女士談到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方面進行了不懈努力,在推動國與國、人與人增進理解、加強合作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科技國際合作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國際工程與技術科學院理事會是國際工程科技界最重要的學術組織,在促進工程技術國際合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促進了各國工程科技進步。中國工程院同各國開展了十分活躍的工程科技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座各國代表和各位院士專家學者,是國際工程科技界的領軍人才,是工程科技傳播的使者、人才交流的紐帶,你們為中國科技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付出了心血、作出了貢獻,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渴望發展。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深化工程科技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愿意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共同解決問題,共同創造未來。我們將加強政府間工程科技戰略合作,以更開放的胸懷支持工程科技國際交流合作。我們將加強半官方及民間工程科技合作,促進國內外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科技學術組織、企業、城市、科學家個人的交流。我們將加強重大科技工程合作,繼續參加或牽頭開展對未來發展、人類健康、應對氣候變化等更有利的國際大科技合作工程。我們將加強工程科技信息交流,同世界各國和國際性組織共同建立大型工程科技數據庫、網絡系統和虛擬研究中心等,促進實現信息共享、技術共享、資源共享。我們將加強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把國際交流合作作為聚集一流學者的重要平臺,聯合培養拔尖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工程科技是人類實現夢想的翅膀,承載著人類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夠讓明天充滿希望、讓未來更加輝煌。希望中外工程科技專家學者加強合作,共同為人類社會進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
相關閱讀:
- [ 06-03]習近平主席特使王毅將于6月8日至9日應邀訪印度
- [ 06-03]習近平:工程科技創新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不竭動力
- [ 06-03]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少年兒童心中生根發芽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海淀區民族小學的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 [ 06-01]習近平與馬來西亞最高元首互致賀電 慶祝中馬建交40周年
- [ 06-01]習近平看望少年兒童:精忠報國是我一生目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