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家金融類企業落戶上海自貿區
2014-06-03 22:43:07??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3日在“國家使命:上海自貿區與金融創新”論壇上表示,掛牌8個多月來,上海自貿區圍繞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這個核心,大力開展金融創新。目前已集聚2297家金融類企業,日益成為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的突破口。 據戴海波介紹,在掛牌之前,上海自貿區基本上沒有大的金融服務業,只有一些銀行網點。掛牌8個月后,已擁有持牌類金融機構57家,融資租賃和股權投資類金融機構321家,金融信息服務、資產管理等金融相關類企業1919家,合計2297家,占到新設企業總數的24%。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已經對區內的產業規劃進行了調整和完善,明確把國際貿易、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專業服務、高端制造業作為自貿區的五大主導產業。目前自貿區的前三大產業是貿易、航運物流和制造業,未來包括金融在內的現代服務業比重將會大幅度提升。 上海自貿區的金融制度框架目前也基本形成。一行三會先后出臺了四部支持意見,共計51條,近期又陸續推出13項實施細則,特別是央行上海總部最新發布的關于分賬核算業務的兩項實施細則,為下一步投融資匯兌便利化提供了載體。 戴海波表示,上海自貿區通過制度創新、深化功能擴展,首先是要大力建設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目前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已經掛牌成立,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已辦理工商注冊登記,上海國際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正在加緊籌建。 此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清算所和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等都將在區內新設或者是增設交易場所。未來會有一系列多層次的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在自貿區建立,區內和國際投資者可以直接參與這些市場的投資活動。 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自貿區共發生跨境人民幣境外借款26筆,總量達到45億元。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試點企業12家,收支金額46億元。跨境人民幣結算額462億元,同比增長90%。上海自貿區允許國內企業在區內開展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目前京東、騰訊和支付寶等領軍企業已經完成注冊,或者是正在辦理注冊。 戴海波透露,下一步上海自貿區將牢牢把握國際高標準的投資和貿易規則,不斷加大金融服務業對外對內的開放力度,做好壓力測試工作。同時,建立以國家金融管理部門駐滬機構為主體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落實“三反”(反洗錢、反恐融資和反逃稅)協作機制,形成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和跟蹤分析機制。 |
相關閱讀:
- [ 05-28]王蒙徽調研海滄保稅港區和象嶼保稅區:研究自貿區籌建
- [ 05-26]“數學經濟學家”們是否被浮云遮眼了呢?
- [ 05-26]中韓自貿區第十一輪談判在四川眉山舉行
- [ 05-26]自貿試驗區何以“驚喜連連”
- [ 05-26]交行簽署自貿區首批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
- [ 05-26]FTA賬戶規則公布 上海自貿區加快打造商品交易中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