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6城試點共有產權住房 居民與政府合伙買房
2014-06-05 06:51:43??來源:重慶晚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共有產權住房全國6城市試點 與政府合伙買房 你愿意嗎 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馮俊4日表示,共有產權住房試點正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淮安、黃石這6個城市推進,作為政策性住房的一種新形式,有人期望,有人觀望。 所謂共有產權住房,其主要做法是,地方政府讓渡部分土地出讓收益,然后以較低的價格配售給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家庭;配售時,保障對象與地方政府簽訂合同,約定雙方的產權份額以及保障房將來上市交易的條件和所得價款的分配份額。那么,與政府合伙買房,可行嗎? [亮點] 共有產權住房有兩個直接作用,一個是通過共有產權的方式,使得部分群眾自己支付一部分錢解決住房問題;另一個是規范現在的經濟適用房和限價商品房制度,遏制在購置型的保障房里的牟利空間,使得買房子是解決住房問題,而非投機牟利。從長遠看,它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高房價。 [優點] 共有產權住房上市交易,如何避免重蹈經濟適用房、限價房出現的套利現象,就顯得尤為重要。 值得關注的是,與以往的經濟適用房、限價房不同,共有產權住房是一種有限產權住房。政府和購買者將共同分享土地和房屋的增值收益,也共同承擔土地和房屋貶值帶來的風險。從制度設計上看,有限產權與完全產權的住房相比,本身就使投資獲利的空間大為減少。申購價格上基本與市場價格同步,更是大大壓縮了非法牟利的空間。 [難點] 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共有產權住房購買者在回購政府產權的時候,只要市場評估價降低幾個百分點,即可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同樣,政府收購個人產權時,如評估價虛高,也存在利益輸送的問題。共有產權住房必須建立起公開透明的運作機制,從申請、分配、售后監管和退出等各個環節,設立防火墻。從試點城市的實踐看,如何確定政府與個人的產權份額,以及如何約定上市交易的分配份額,壓縮投機牟利空間,正是探索的難點與重點。 誰來申購 主要是中低收入者 上海自2010年以來,已連續4次降低申請共有產權房的準入門檻,目前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線已放寬到5000元。截至今年一季度,累計簽約購房家庭約有6.7萬戶,基本做到當年申請、當年選房。 江蘇淮安在2007年即推行共有產權經濟適用住房,住房限定套型面積(家庭人口3人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最高不得超過90平方米)。目前,淮安已經申購的共有產權房將近900套,政府向符合條件的家庭發放供應券,兩年內有效。 北京去年推出自住型商品住房,最終明確為“共有產權性質的自住房”,價格低于周邊市場30%、面積以90平方米以下為主。首個項目約提供2000套房源,最終由6.53萬戶確認申購。 從試點看,共有產權住房供給主要面對中低收入者,但對于購房者也需要理性。上海市房管局就提醒,市民在申請共有產權房時,應當充分估量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貸款申請資格、原住房置換等實際條件,做到量力而行。暫時無力購買共有產權保障房的,可選擇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賃住房等其他住房保障渠道解決住房困難問題。 |
相關閱讀:
- [ 06-02]貪便宜買無產權房 交了定金才想悔約狀告賣房人
- [ 05-27]“單獨產權安置房成共有”追蹤 領導至今沒回復
- [ 05-26]“小產權房”為何屢禁不止
- [ 05-26]江蘇宿遷小產權房越禁越多 以安置名義掩人耳目
- [ 05-26]小產權房屢禁不止探因:政府考核壓力催生政績沖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